YIRI ARTS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About
  • Artists
  • Exhibitions
  • Fairs
  • News
  • Press
  • Publications
  • Videos
  • Contact
  • 繁體
  • EN
Menu
  • 繁體
  • EN

平子雄一 日本, 1982

  • 傳記
  • 作品
  • 展覽
  • Art Fairs
  • 活動
  • 報導
  • 出版品
  • 影像
  • 藝術家個人網頁
  • Previous artist Browse artists Next artist
  • Art Taipei 2025

    Art Taipei 2025

    彩虹 2025年10月24日 - 10月27日
    「彩虹」作為本次台北藝術週期間畫廊藝術家聯展與 ART TAIPEI 2025 的展覽主題,並不僅僅指涉一種視覺經驗,而是嘗試跳脫其表面的絢爛與輕盈,引導觀者重新思考這一道自然現象所承載的文化重量與情感投射。彩虹的形象雖然廣為流傳,卻從未被單一意義所框定,它總是帶有流動性與多重解讀的空間。在希臘神話中,彩虹被視為連結奧林帕斯山與人間的橋樑,其化身伊里斯(Iris)是天空與海的女神,也是一位傳訊的使者。她從人世汲水灑向雲端,彩虹便由此產生。這樣的形象強化了彩虹作為「中介」的角色,是通往神聖、未知與內在力量的通道。 在本展中,彩虹被視為這樣一種過渡的入口,牽引我們穿越當下,通往更深層的觀看與理解。參展的海內外藝術家們透過繪畫、雕塑與裝置等不同創作形式,從自然現象所引發的感官經驗、對氣候與環境的敏感回應,以及在色彩與光線的表現中尋找內在秩序與平衡;同時也延伸至文化語境,進一步思考認同、差異與共存等議題。  在形式與語言的多樣性中,本展邀請觀者進入這片折射與轉化的空間,在短暫的色彩閃現中,感受潛藏其中的張力與可能。彩虹從不長駐,但它出現的那一刻,總令人停下腳步。它短暫、游移、難以定義,像藝術創作本身,在現實與夢境之間開啟一條觀看與思考的通道。 參展藝術家: 拉斐爾・巴德、陳雲、邱懷萱、平子雄一 、猪瀬直哉、穆罕默德.伊爾凡、江孟禧、中村太一、 小瀨真由子、伊瑟爾·佩羅、詹姆斯.雷利、塞吉歐・莫拉、新藤杏子、時永駿、Soh Souen、坪山小百合
    繼續
  • Art Jakarta 2024

    Art Jakarta 2024

    2024年10月4日 - 10月6日
    YIRI ARTS is delighted to return for a third year to Art Jakarta with a presentation of new and recent works by artists: Chen Sung-Chih,...
    繼續
  • Art Taipei 2023 - 公共藝術

    Art Taipei 2023 - 公共藝術

    平子雄一 2023年10月20日 - 10月23日
    《寂靜的春天》 「是誰開始這一連串下毒的行動,使死亡像小石投進靜止的池塘般引起漣漪,逐漸往外擴散?是誰在天平的一邊,放下可能會被甲蟲吃掉的葉子,而在另外一邊放入一堆五彩繽紛,遭毒害的鳥兒遺留下來的羽毛?是誰有權力,為無數不知情的人決定說,沒有昆蟲的世界是最好的,縱使是不毛的世界也是值得,而空中展翼飛翔的鳥兒糟蹋了這樣的世界?」—《寂靜的春天》(第8章),不再有鳥兒歌唱。 伊日藝術計劃將於2023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以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於1962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The Silent Spring)為展覽命名與核心主題。此展旨在喚起大眾所遺忘的環境議題並予以關注,提出當代藝術家們如何超越人類中心的視角,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多維度關係,並以創作作為回應。 瑞秋·卡森於此書融合了科學數據和生物學的角度,描繪了因戰爭而發展出的化學物質被用於殺蟲。人類以無知的方式試圖控制大自然,透過噴灑農藥解決了蚊蟲和農業問題的表面,卻導致鳥類大量消失,以及其他物種發生變異。 「其實,化學物質污染水質最可怕的一面,是河水、湖水或蓄水池,甚至是餐桌上的一杯水中,都含有一堆混合的化學物質,[...]。」—《寂靜的春天》(第4章),地球的水。 《寂靜的春天》一書不僅深遠影響了人類宰制下的自然與經濟活動,更啟發了「世界地球日」的誕生,同時改變了藝術世界中觀看與想像自然的思維方式。此展轉換了以往觀看自然之視角,將經典風景題材通過環境反思後重新觀看,自然似乎成為了心中那座逝去的桃花源,藝術家們若有似無的於創作中夾帶著對自然的懷念之情。藝術家在現今與工業革命前對於「春天」的思考方式已經有所不同。在二十世紀末的一系列環境思潮之後,他們在面對自然時,所謂地「真實性」也有了新的理解。 當代作品不約而同地出現人類與環境的衝突,這種藝術轉變反映了社會對生態意識的變化。例如作品中春之女神與精靈的形象轉化、化學性的螢光色調,又或是畫面中暴力下所產生的變異動物們。然而,儘管現實中衝突和挑戰依然存在,藝術家在畫面中操作了更具超越性的浪漫共存,描繪出人類與自然間渴望和諧共生的形象,宛如戀人般緊密相擁。這是對於現實世界的回應,以及維護生態平衡的迫切關注。 今天的自然景象的非正常演化,而是生態的激進反應,我們無法肯定的說,變異的動物們只存在於藝術家筆下。《寂靜的春天》在當今社會已成為強烈的象徵,春天永遠不該是安靜的。縱然在不安與躁動中,這個季節依然充滿生機與韌性。
    繼續
  • Taipei Dangdai 2022

    Taipei Dangdai 2022

    時永駿、平子雄一 2022年5月20日 - 5月22日
    伊日藝術計劃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以19世紀美國童謠「古老的大鐘」為主題,帶來兩位藝術家分別與「時間」這個題材為之對話。「古老的大鐘」描述一個古老的擺鐘因為主人們的相繼離世,而時鐘的報時功能也相繼震盪直到停擺。二位藝術家皆以自身或周遭的時光去討論歷史的物換星移與人們間的情感關係,藝術家平子雄一關注城市與叢林間的時間與空間,呈現出人類與自然間的社會行為與不同的互動心理狀態。而在時永駿作品中則對時間的流淌與驟變有著深刻的感知。 平子雄一在英國求學的旅居期間,將作品核心落在紀錄各種不同國族民情的不同綠化習性。人類踏出了叢林進入城市定居,卻又在休假日回到了叢林。然而這樣的城市時間並未影響到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以及與自然連結之本能,在時間與空間的不停轉換中達到了專屬現代人的迷幻平衡。 時永駿的父親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軍官,在父親的影響下,時永駿的生命中經歷了文化的熔接與地域的解構與重組。而他透過蒐藏老件、結合裝置、搭設場景後進行攝影、繪畫,進行了從三維跨向二維的全媒材創作,用他的方式記錄下時間的流動與生命存在的痕跡。
    繼續
  • Art Taipei 2021

    Art Taipei 2021

    第一基地:末日預言 2021年10月22日 - 10月25日
    藝術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未來可能性集合、為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聯繫的渠道。如果說藝術的存在就好似疫苗中的病毒攻擊並產生抗原,或許人類社有機會獲此並得以抵抗未來滅亡的必然。 _ 基地 在地球46億年間的壽命裡,生物經歷了無數次毀滅與重生。假使人類的滅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與週期,而藝術往往成為了歷史危機下的犧牲品,那麼藝術是否擁有基因庫般的保障呢?電影《人類之子》中,藝術品的流亡很可能便是我們最具象的未來。 人類文明之初,藝術就常作為預言或知識之載體,此傳統於現今當代藝術上也是顯而易見。我們想像著過去人們總將時代焦慮投射於創作,並將想像儲存於現實世界中,也因此創造了被視為對未來的預測。藝術家透過不同的藝術語法傳遞未來的可能性,為末世到臨前的人類打上預防針。如果「預言」常以藝術的形式出現,在毀滅之後,或許能為後世提供破碎的拼圖,重回文明波峰。 2021臺北藝術博覽會,伊日藝術計劃引用了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科幻著作《基地》。艾西莫夫在小說中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在銀河邊緣建立基地編寫歷史文明的百科全書,目地是希望透過知識的保存來縮短世界崩壞後的黑暗時代。當今疫情下的人類直面了各種掙扎,地球也同時面臨艱難,然而藝術的種子又該何以處理?同時,如果黑暗必將來臨,我們該為此準備到什麼程度?又該多做些什麼? 這次,伊日藝術計劃提出三道子題、於三個場域中分別呈現,以藝術為主體之「基地」作對話,我們將試圖想像末日來臨之際,《基地》內藝術的存在與可能性。 參展藝術家| 陳松志 Chen Sung-Chih 陳雲 Chen Yun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邱懷萱 Chiu Huai-Hsuan 平子雄一 Hirako Yuichi 江孟禧...
    繼續
  • Art Taipei 2021

    Art Taipei 2021

    第二基地:藝術基因庫 2021年10月16日 - 10月25日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乘載了動植物以及人類,在當代我們擁有斯瓦爾巴德島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然而藝術在文明的方舟內卻時常缺席,在這個展區我們將試圖呈現藝術的各種可能性與樣貌。 _ 基地 在地球46億年間的壽命裡,生物經歷了無數次毀滅與重生。假使人類的滅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與週期,而藝術往往成為了歷史危機下的犧牲品,那麼藝術是否擁有基因庫般的保障呢?電影《人類之子》中,藝術品的流亡很可能便是我們最具象的未來。 人類文明之初,藝術就常作為預言或知識之載體,此傳統於現今當代藝術上也是顯而易見。我們想像著過去人們總將時代焦慮投射於創作,並將想像儲存於現實世界中,也因此創造了被視為對未來的預測。藝術家透過不同的藝術語法傳遞未來的可能性,為末世到臨前的人類打上預防針。如果「預言」常以藝術的形式出現,在毀滅之後,或許能為後世提供破碎的拼圖,重回文明波峰。 2021臺北藝術博覽會,伊日藝術計劃引用了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科幻著作《基地》。艾西莫夫在小說中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在銀河邊緣建立基地編寫歷史文明的百科全書,目地是希望透過知識的保存來縮短世界崩壞後的黑暗時代。當今疫情下的人類直面了各種掙扎,地球也同時面臨艱難,然而藝術的種子又該何以處理?同時,如果黑暗必將來臨,我們該為此準備到什麼程度?又該多做些什麼? 這次,伊日藝術計劃提出三道子題、於三個場域中分別呈現,以藝術為主體之「基地」作對話,我們將試圖想像末日來臨之際,《基地》內藝術的存在與可能性。 _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承載動植物及人類,在當代藝術範疇,藝廊則蘊藏豐富藝術資料,以此呼應「藝術基因庫」場 域概念,透過藝術沙龍展出形式呈現作品多樣性。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擅長以繪畫及雕塑,打造獨特「小樹人」 角色形象,傳達各式隱喻與象徵意義,探討人類與自然的共存共生,觸發觀者對環境議題進一步反思。 參展藝術家| 卡琳娜・荷比揚 Karina Akopyan 黃沛涵 Peihang Benoit 路易斯.凱伊戴 Luís Carita...
    繼續
  • Art Taipei 2020

    Art Taipei 2020

    光明的未來 2020年10月23日 - 10月26日
    參展藝術家: 邱承宏、邱懷萱、陳聖文、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東妮.哈莫爾、侯辰璐、平子雄一、金・提爾・撒拉路基、吳敏興、吳家昀、王煜松、黛安・ 蘇西、江孟禧、蘿拉・琳伯格、賴威宇、莫妮卡・蘇畢迭、池田慎、時永駿、楊・紹馬爾、孫培懋、王冠蓁
    繼續
  • Art Taipei 2019

    Art Taipei 2019

    自然學家 2019年10月18日 - 10月21日
    參展藝術家: 邱承宏、邱懷萱、張淳皓、陳聖文、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金・提爾・撒拉路基、蕭聖健、黃啟佑、江孟禧、賴威宇、林宜姵、路易斯·凱伊戴、莫妮卡・蘇畢迭、孫培懋、蓮輪友子、王冠蓁、吳家昀、吳敏興、塞維.索拉、楊宗嘉、平子雄一
    繼續
  • Art Taipei 2018

    Art Taipei 2018

    孟若書店 2018年10月26日 - 10月29日
    參展藝術家: 邱承宏、邱懷萱、陳聖文、陳雲、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金・提爾・撒拉路基、漢娜・伊淇、呂浩元、賴威宇、林宜姵、モリソン小林、莫妮卡・蘇畢迭、寺澤伸彦、水田典寿、時永駿、孫培懋、井原信次、蓮輪友子、王冠蓁、平子雄一
    繼續
  • Art Taipei 2017

    Art Taipei 2017

    鬼店 2017年10月20日 - 10月23日
    「藝術家在直覺中尋求神性的共鳴,但是為了創作,他不能停留在這個令人神往的無形國度裡,他必須回到物質世界去完成他的作品。藝術家的責任,便是在神秘的交流和創造的行動中尋找平衡。」 —— Patti Smith , Just Kids 我們以導演-庫柏力克的「The shining」為題,邀請觀眾一起進入我們的鬼店,找尋那些未果的記憶。庫柏力克在鬼店中交織著龐大且細膩的符號元素。具有同志傾向的父親、被暴行給孤立的母親、丹尼的通靈、還有圍繞著整部電影的阿波羅火箭政治詭計。這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便是人們在生命經驗中累積下的各個節點,或許我們不曾說出來,甚至並不確定那些回憶是否真正存在。庫柏力克用象徵性的符號記錄下每一段他的經歷,藝術家的一勾一筆,都隱藏著創作者個人最深層的秘密。就像姜太公一般,藝術的閱讀總是願者上鉤的,觀看者捧著自己的生命經驗,尋覓著作品與自己之間的連結。伊日藝術在今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架構一座 Overlook Hotel,邀請國內外多位藝術家進駐。 參展藝術家: 陳雲、鄭先喻、邱承宏、邱懷萱、賴威宇、李瀚卿、寧森、時永駿、孫培懋、丹尼爾.賽維勒斯、金.提爾、漢娜・伊淇、凱爾.蒙哥馬利、寺澤伸彦、蓮輪友子、塞維.索拉、平子雄一
    繼續
Manage cookies
Copyright © 2025 YIRI ARTS, BACK_Y & YIRI Jakarta.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支持 Artlogic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