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
丸尾康弘:Beyond Time and Space
23 November - 14 December 2024 YIRI ARTS 日本藝術家丸尾康弘(Yasuhiro Maruo)1956年生於熊本縣山鹿市,1982年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造形學部,主修雕塑,並於1985年參加北海道的茅沼雕塑研討會。丸尾康弘曾在許多重要美術館舉辦個展,其中包括熊本縣立美術館、東京都美術館、高崎市美術館、群馬大川美術館、渋川市美術館、桑原臣守彫刻美術館,以及京都文化博物館等。 丸尾康弘的創作一直以來聚焦在「時間」。然而,近年來,他的焦點轉向了當今... 繼續 -
中屋敷智生:Inner Flesh
23 November - 14 December 2024 YIRI ARTS 文/ 中屋敷智生 有一天散步時,我漫不經心地想到:「內與肉這兩個字真是相似啊。」於是,我決定深入思考「內與肉」之間的關係。 「內」與「肉」這兩個字,不僅在字形上相似,在意義層面似乎也有共通之處。這共通點在於,兩者的向量都指向內部。然而,指向內部的向量並非單獨成立,外部的存在必然是其前提條件。內與外彼此依存,透過對立而共存。 這一觀點,我是從西田幾多郎的哲學概念「場所」中學到的。「場所」是所有存在顯... 繼續 -
變形記—藝術家聯展
19 October - 16 November 2024 YIRI ARTS 1924年,世界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流感大流行後的動盪不安裡喘息,第一份超現實主義宣言在巴 黎發表,以強烈的無政府主義與革命精神,企圖在自由與平等的基礎上發展出抵抗壓迫制度、進而 想像未來的手段。從一把文學觀念的野火開始引燃一場藝術運動,將創造性的想像力從理性與傳統 道德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影響了幾乎所有形式的文化生產,並逐漸塑造後起世代的集體想像力,現 在,我們會用「超現實」來形容那些超乎想像、超... 繼續 -
海蒂.哈珊:內在風景—創造與自我發現的神聖旅程
19 October - 16 November 2024 YIRI ARTS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學習如何處理內疚感,這種內疚感來自於我將自己隔絕於世事之外,專注沉浸於內心的自我。每當我開始工作時,錯過的外部生活就開始引發我的愧疚:沒有參與國家近代史上的重要日子、沒有花時間陪伴朋友、沒有與伴侶一起體驗生活,也沒有好好照顧生病的母親。這種掙扎一直以來都——現在有時仍然——非常困難。這就是為什麼我的盒子不僅包含其中的內容,更包含了在... 繼續
-
中村太一:Where Are We?
12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24 YIRI ARTS 日本藝術家中村太一,於1982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平塚市,2008年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主修繪畫。他的成長背景正處於80年代初期,當時日本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充滿活力,泡沫經濟達到巔峰的時代。他出生在一個高級和服店家庭,童年充滿了奢華和繁榮的印記。即便在兒童時期,他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仿佛是泡沫時代下的閃爍夏日陽光。然而,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災變深刻地影響了中村太一。儘管這一事件發生在遙遠的國外,... 繼續 -
詹賀: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又不夠大
12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24 YIRI ARTS 當我們看見,知覺將辨識一切的訊息刺激,再啟動認知能力。而這個世界因太過繁複,往往輕易地被二元對立的概念簡略分類並感知著,在二分法下,不好即是壞,然而好與壞之間仍存有很多可能性——不太好與不太壞,不夠好或不夠壞,這些分布在二個極端之間的存在,才是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狀態,讓人身在其中好像能看到很多東西,但看不到位的範圍似乎又更大。 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又不夠大,不夠大的範圍是人心... 繼續 -
吳建興:黑手煉金術 II
10 August - 7 September 2024 YIRI ARTS 《黑手煉金術》展覽以「轉型、手工再造」概念出發,一系列作品則是藝術家與黑手師傅共同合作生產,藉由黑手師傅每日的修車工作,邀請師傅與藝術家一起敲打成型。首先面對的是「形塑」的概念,藝術家嘗試著以「車體」造型的想像出發,重新解構汽車車體及零件,以黑手師傅的手路(特殊的技藝或手法)創作出藝術價值與手工價值轉換,作品從廢棄汽車零件轉換成為成為藝術品。藉由物件的移除、添加、改變車子體態造型成為雕塑作品,過程... 繼續 -
李世文:進站的彼端
10 August - 7 September 2024 YIRI ARTS 在中南部待了十多年,以固定的頻率往返北部,早已習慣在車途花上許多時間,甚至可以說,在沿途中看看窗景、作白日夢、小寐片刻,已經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看著窗外的空間隨著緩急不斷地前進變換,景物在流動的同時,每一個截片卻又在瞬間裝進了框裡面。對安坐其中的我來說,好像有了框便有凝視的暗示,但將眼光拋向窗外,凝視卻讓肉眼產生困頓,於是將身體攤成舒適的形狀,將精神投入框中,任由身體沒入其間,這種狀態是多種思緒交... 繼續
-
白日夢遊
27 June - 27 July 2024 YIRI ARTS 《白日夢遊》匯集五位來自台灣、法國、捷克、日本的海內外藝術家。他們各自以日常生活中的焦慮與不確定性,共同陳述著個人與社會、幻想和現實間的模糊與虛晃。這類姿態有如白日夢遊般的自動導航,挑戰著現實的邊界,讓不安躁動成為了一種新的冒險。 20世紀以前的白日夢往往被認定是荒廢時光之不切實際行為,但在這個世代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白日夢是一種想像力及創造力的出口。藝術家耿傑生以現代科技為輔,從而引導著視覺... 繼續 -
宮川慶子:佇水底浮沉,想像陸地的風光。
27 June - 27 July 2024 YIRI ARTS 面對面的深情凝視 即使咱感覺無仝,若閣咱在對抗,希望咱會記得,咱畢竟攏是仝款的生命。 即使你住佇陸地,你定著會建立一个友善的關係佮住佇水底的人。 因為咱攏是仝款的生物。 即使你住佇水底,你定著會建立一个友善的關係佮住佇陸地的人。 因為咱攏有仝款有限的生命。 ... 繼續 -
詹姆斯.雷利:The Sun Shines on Everyone
16 May - 15 June 2024 YIRI ARTS YBA 世代的英國知名畫家詹姆斯.雷利(b.1956 )以獨具挑釁觀者凝視的巨幅肖像畫聞名,他的繪畫養成受到藉著報紙、書籍插圖等媒體中的 圖像所影響,並以拒絕被看清的無名者肖像,或者是頭與身形反差劇烈的荒誕人物,翻轉肖像畫傳統的美學範疇。藉著以畫筆表現繪畫的物質性, 里爾利創造輕盈卻不平滑的感官張力。 詹姆斯.雷利自1983 年活躍至今,歷年收藏其作品的國際一級機構包含:英格蘭藝術委員會、泰特現代... 繼續 -
廖元溢:在這裡・某個地方
16 May - 15 June 2024 YIRI ARTS 廖元溢生於台北,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以及京都藝術大學綜合造型碩士。他的創作關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寂寞。無論是在與人交流的困難或幸福之後,作品中都帶著一定程度的寂寞感。對於這份寂寞感的來源,藝術家坦言自己並不完全理解。他通過轉換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來塑造作品中的形象,並運用刺繡、繪畫、拼貼等多種形式表達個人經歷和情感。 大學時期,他以木雕表現孤獨感成為創作的基礎,進入日本的研究所後開始使用刺繡作... 繼續
-
亞歷山大.塞巴斯丁 : Titik Dari:Constellations of From
13 April - 4 May 2024 YIRI ARTS 「Titik Dari 」為印尼文「尋找起源」的意思,塞巴斯丁在此個展中探尋「歸屬」(belonging)在我們過往記憶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理解它所呈現的不同維度。亞歷山大· 塞巴斯丁· 哈坦托(b. 1995 )通過將兩個世代的記憶保存方法—— 攝影及爪哇傳統蠟染技術—— 交織在一起,對召喚記憶的行為賦予了儀式性。 這些作... 繼續 -
蓮輪友子:Elixir
13 April - 4 May 2024 YIRI ARTS 『我想畫出從未見過的抽象畫。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認為有一種方法是在沒有對象的畫中找到對象並加以描繪。但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的概念,也讓畫作變得非常困難。使我創作時幾乎淹沒在沒有對象的顏料中。 因此,我將影片融入到畫中。這些是我日常生活中拍攝的影片,而且是那些令人覺得非常有趣、美麗、快樂的瞬間。而這些影像就像是一種特效藥物,像是對畫作產生了影響。就像在童年時迷戀的電子遊戲中出現的全能恢復道具「萬靈藥」... 繼續 -
張騰遠:LAYER
29 February - 30 March 2024 YIRI ARTS 真實與虛幻的邊界,一直是我嘗試去處理的事情。隨著AI技術的崛起,我感覺到那條介於真實 與虛幻的邊界快速消失。 我以創造虛幻的角色和未來末日的故事架構為手法,利用故事裡的虛,對照真實世界裡的真。 兩者比較起來,從2012年時候的荒謬,到現在變成慘酷的事實,真實和虛幻,已分不清楚哪個 才是確切存在的。 這次我以LAYER為題,有幾個層面。一是指畫面的圖層,我先用電腦繪圖,製作精細的模擬圖 ,再將其繪製... 繼續 -
吉村宗浩:女人與雪松
29 February - 30 March 2024 YIRI ARTS 繼續
-
十年之前
11 January - 7 February 2024 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於2024年的首檔展覽《十年之前》,為紀念其成立十週年所策劃之特展。此展精選20位國內外藝術家,他們不僅是代表了伊日藝術計劃這十年的發展軌跡,更與畫廊共同塑造了當下「伊日」的樣貌與精神。將這檔展覽真摯地呈現給觀眾,見證藝術家與畫廊的共同成長。 參展藝術家包含張淳皓、張騰遠、陳聖文、陳佑而、陳雲、邱君婷、邱懷萱、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金.提爾.撒拉路基、侯辰璐、賴威宇、李世文、林宜姵、... 繼續 -
伊藤彩 : UNFORTUNATELY I LOVE YOU
9 - 30 December 2023 YIRI ARTS 日本藝術家伊藤彩 (Aya Ito) 於伊日藝術計劃的首次個展 —《Unfortunately I love you》暗示了在她豐富的創作語彙中帶有些許憂傷、愛、感嘆等,抑或是某種支離破碎的故事,企圖透過詼諧的語調去陳述那一整個展覽的幻像。她的作品帶領觀眾遊走於一個另類的現實劇場,毫不猶豫地放任觀眾迷失在充滿光澤的想像之中。 可愛面孔的生物們,甚至都不知道可否稱其為生物了,更貼切地說是... 繼續 -
福克魔陶器:腦洞遊覽
9 - 30 December 2023 YIRI ARTS 繼續 -
陳雲:走進霧散的片光裡
3 November - 2 December 2023 YIRI ARTS 文/ 陳雲 面對現實,我們時不自覺地在拼湊它的其他隱喻,事物沒有面向自己的部分,是那些無法具象的各種 情感與想像,從墜落聯繫它的記憶之海的那一刻起,便已擺脫當下現實時空的限制。這些被召喚出的各種 片段如暗流湧動潛伏在意識之下,隨時準備重新置換或建構我們對現實的感官感覺,對事物的感受豐富了 我們生活的厚度,自由的意識如同山稜線綿延在沒有邊際的世界。 在晨熹的微光裡,放置了對美好未來的等待; 在友人面... 繼續
-
王筱璦:夢河紀
3 November - 2 December 2023 YIRI ARTS 文/ 王筱璦 生存本能促使人們出發,前往尋找水源。在岸邊行走,時遇泛濫期,常有滅頂危機。幾近覆末時,以石頭為筆,記錄每天的樣子,撿拾、整理、排列,將旅程具象化。 製作過程像是尋找水源的旅途,曾幾度迷惑,分不清自己在河中?還是在岸邊?隨著日子變化,從遭遇滅頂者,成了河流觀察者。 水性無常,河流日常平穩清透,時而湍急混濁;偶爾,又參雜小漩渦原地打轉。觀測河流,猶如重現人生路途,上游(過去)和下游(未來... 繼續 -
李承亮:萬年站的下一站
21 September - 21 October 2023 YIRI ARTS 文/ 李承亮 如何構築自己的生活?如何上路?怎麼休息?這些人生大事,模模糊糊分佈在幾十年間,只有粗糙指南,任憑想像。《 萬年站的下一站》 就像一部公路電影的零散場景,劇本是直線加速前進,卻屢屢遇見匪夷所思的風景。它集結了賽博龐克的反動,對末日和殘破的異想,和窺視日常中反覆和將就的無聊。進入其中,如同深夜隻身一人開車在蜿蜒山路上的夢,一塊塊亮面路牌隨著車燈閃現而過,失重的不安與速度感,靠著考究一路上... 繼續 -
三平硝子:Humanity?
21 September - 14 October 2023 YIRI ARTS 日本藝術家三平硝子使用強化玻璃創造立體造型怪物。在燃燒過程中,現實生活的人事物,轉換成非現實的怪物。在藝術家心中,怪物和人類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也有生活,有喜怒哀樂,只是外表有些不一樣。 繼續 -
盧依琳:偶爾遺忘
17 August - 9 September 2023 YIRI ARTS 「每一個影像可能都藏著一座森林,恭候著你的來臨。」 盧依琳個展 《偶爾遺忘》關注在照片作為時間通道的場域,它所可能代表的意義;對藝術家來說,那是一處提供記憶得以自由嬉戲的地方。在一開始,盧依琳並沒有設定主題,而是隨著時間的沈澱,它似乎有了像是生命的性質。 畫界,如同一個實體的疆界,同時也是一幅畫的場域。風景,可以說是眼前或遠方的事物,也可以是話語中用來指稱過去時間的種種,像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人們... 繼續
-
張凱鈞:也無風雨也無晴
17 August - 9 September 2023 YIRI ARTS 這次展覽是我這兩年來繪畫探索過程的縮影。別於過去對光的忠實再現,過去一年中,我走向了更注重手感和材質性的繪畫方式。這次展出的作品圍繞著「窗」和「景」,討論身體、記憶與天氣之間的關係。 「窗」的概念從之前的系列「我的鏡子你的窗」(Mon miroir, ta fenêtre )延續至今。我在巴黎的住處看出去是馬路對面大樓的牆面,猶如電影「後窗」的場景。疫情的兩年中,我從這樣單一的視角不斷... 繼續 -
新藤杏子:Duality
15 July - 5 August 2023 YIRI ARTS 新藤杏子的創作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經驗提取並內省轉化。像是生物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養分生長繁殖,最後又回歸於大地並產生新生命的生生不息循環。 並將自身的生命經驗再重製成新的故事與概念,構築成自己的繪畫風格。 而新藤杏子的作品,筆觸猶如新生且蓬軟充滿豐富膏脂的羊絨,既柔軟又充滿空氣感的繪畫方式,也像是有機的藤蔓,蓬勃的在畫布上構築著令人感到幸福溫暖的生活,也許可以勾起你過往的美好經驗與回憶。 我們可... 繼續 -
袁心元:甸甸
15 July - 5 August 2023 YIRI ARTS 「甸甸」是形容一種微弱的聲音,在嘈雜的環境中,很難被聽見的聲音,只有身在其中或非常靠近的人,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在熙來攘往的景象中尋找片刻寧靜和深入內心的旅程。面對日復一日 的行為,我們的內心渴望找到一處僻靜之地,在那片空間裡,我們可以做些事情,與自己對話。 生活中的碎片,因為記憶和情感的寄託而變得更加豐饒而鮮明。我們將日常所知所感內化後蓄放、 留存。腦海中浮現各種想像的畫面。這些畫面超越了現實的... 繼續 -
橫山麻衣:隱山
10 June - 1 July 2023 YIRI ARTS 這次的個展名為「隱山」,以日本德川幕府的禁教時代(17-18世紀)所產生的「隱匿基督教」所留下的文物作為研究素材的系列為主題。 去年夏天,我到位於長崎縣的南島原駐村。南島原留下了非常多禁教時代的古文物,那也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隱匿基督教徒們所創作的「天狗天使像」。那個夏天我做了大量的研究,就著手上少量的資料,我探訪了山中各個曾被記錄下的角落,甚至在那些角落以外的林中嘗試找尋更多的遺跡。 在幕府時代的... 繼續
-
王鴻川:What If ?
10 June - 1 July 2023 YIRI ARTS “瘋子的預言:巨人的降臨,既是地獄般的火焰,也是天上的樂園。 有些人會認為這是通往詛咒的大門,另一些人則會宣稱這是神聖幸福的一瞥。 放棄你徒勞的追求,因為世界本身就是我們都拋棄的、被遺忘的樂土;我們的深淵是自己親手打造的,巨人將揭開我們命運的二元性,一切都將改變。” 身處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被各種敘述所淹沒,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建構的,又或者是別... 繼續 -
蔡瑞恒:滑行 Game
11 May - 3 June 2023 YIRI ARTS 再次跑起來的理由 文/陳晞 它又跑了起來。 上次這麼做,大概是幾年前從工廠逃跑的時候。它逃離了令自己感到異化的環境,在這之後,熱血的故事劃下句點,現實依舊繼續。他那些以幽魂與肉團而名狀的存在焦慮,化為壓克力顏料、表現液態性氛圍。 在「蔡瑞恒:滑行GAME」中,這些液態性氛圍,是蔡瑞恒繪畫中引人入勝的濕、透與混濁。從底部刷色開始、建構佈景,然後是單一筆刷留下不加修飾的速度感,使之成為某種如狗般的形象... 繼續 -
吳介凡:大人物書店
11 May - 3 June 2023 YIRI ARTS 相形於七宗罪在人性色度所引發的髒色、塗抹、鬼撕、生的、偶發生的人性惡戲。十三道人性徽章彰顯了道德缺乏的緊迫性縫合,它們分別是道德感、分享心、覺醒力、同理心、使命感、傳播愛力、人性奮戰、勇氣、未來性、樹立典範、服務人群、犧牲、正向導引。 大人物書店 將展出十三項人性尊榮的畫像,以及可能是負向表列的對抗於一本本珍貴的藝術書中,可珍視為人性七宗罪的寶典,而群聚的... 繼續 -
吳權恩、周晏旭:星期天萬華
8 - 29 April 2023 YIRI ARTS 在熙來攘往的萬華,有個經過改裝的垃圾車正窺探著⋯⋯ 我們習用視覺來觀看環境卻習慣對環境視而不見,我們試圖從不同角度審視、介入「空間與人的關係」,使得人與環境產生更近一步的連結與互動。透過日常物件接觸社會不同階層。進行兩次的轉化,先以物擬人,再隨著拍攝手法將人性帶入物件,並且運用垃圾桶的符號性,融入街友的生活,在萬華的生活空間裡,進行間諜視角的攝影。 萬華生態分為三大類型,街友、色情產業、文化,我們... 繼續
-
KINJO:Transparent Gardener
8 - 29 April 2023 YIRI ARTS One’s Eyes對我來說就像是,無法感知存在感、肉眼也看不見實際內容的,就像群眾、眼光這些東西。透過擷取動畫、或電影這些娛樂產業;既大眾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衍伸出的「眼睛」,我創作的「眼睛」(就像文化發展中的延伸產物)(或像是象形文字那樣能達成溝通目的的符碼)。若回到還沒有動畫的那個年代,我也好奇這樣的「眼睛」是否能被人們識別為眼睛呢。 三座山。 手持告示牌或滑板坡道搭建的山、 無家可... 繼續 -
蚯蚓與塵埃
2 - 25 March 2023 YIRI ARTS 此展為兩位藝術家首次合作進行的雙人展覽,《蚯蚓與塵埃》暗示著微小、細碎下的能量,以微觀的狀態放大至日常生活、甚至是整體大自然以及世界的尺度,透過這次的展覽,湯雅雯與魏柏任以相似的視角呈現在各自的創作中,如何從局部的狀態反映出整體,並將其視為彼此勾勒與映照的連動方式。透過碎片化的日常景致,試圖指涉著也許私密、或更廣義對於物的理解。 在本次的展覽中,湯雅雯試圖將偌大的空間視為載體進行現地裝置,依循著空... 繼續 -
王冠蓁:幽靈說
27 January - 18 February 2023 YIRI ARTS 藝術家王冠蓁自2014年至2022年間的繪畫創作,以2020年為創作的轉折,此前主要以壓克力彩為媒材,之後則開始使用油彩進行創作。除了平面繪畫之外,也有從繪畫發展而來的空間裝置與畫布草圖集,涵蓋多樣的藝術形式。並在描繪人物、景物的型態上,呈顯出獨特的繪畫意識及意涵。 「幽靈說」(Breathing Ghost)一展,雖以「幽靈」為名,但她的繪畫並不是對妖精、鬼魅的描摹,也不是奇異題材、內容的搜羅;... 繼續 -
吳家昀:無盡
27 January - 18 February 2023 YIRI ARTS 《無盡》引述卡繆的哲學神話,由三位人物飾演同一角色──眾生,彷若無關的日常卻如同宿命與循環,在無盡的倒數中共享記憶,並相互傳遞起命運的巨石,展開無處的輪迴,無始無終、無喜無悲。吳家昀透過極簡的對白和劇情呈現一種無止無盡的狀態,他專注於影像語言並將意識流視覺化,如同生與死之間可能不曾有的終點。 本片獲台北市文化局補助。 繼續
-
瑪莉·葵妮:有噪音時,我就無法看見
15 December 2022 - 7 January 2023 YIRI ARTS 西班牙藝術家瑪莉·葵妮Maru Quiñonero (Spanish, b. 1979)個展展名《有噪音時,我就無法看見。Con ruido, no veo.》擷取自詩人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Juan Ramón Jiménez)的詩集Ideología, 1897-1957 (Jimé... 繼續 -
邱懷萱:樹影中的輪廓
15 December 2022 - 7 January 2023 YIRI ARTS 樹作為世上古老的物種之一,依循著世界迴圈往復而生,它們的生命階段,從初始化作木材,材料記錄下的生命歷程,成為創作內容。藝術家邱懷萱拾取時間的軌跡,將各種解構、殘影般的片段重整、還原,建構出新的秩序。由小見大,從樹的特徵走向共相,是近似本體描摹的追尋過程,在循環往復中,形構出對一塊木頭、一棵樹、一座森林的想像,述說關於它的輪廓。 此計劃受台北市文化局贊助。 繼續 -
陳松志:盆栽
10 November - 3 December 2022 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榮幸地宣布於2 022 年1 1 月1 0 日至1 2 月3日舉辦 「 陳松志個展:盆栽 」 。 本 次展覽 將 展示 陳松志 最 新 的 空間 裝置及 綜合媒材 作品, 呈現藝術家 在 材料 、 空間 及 觀念多 樣化 的 藝術實踐。 陳松志 的 作品 總是 相伴 著 優雅 和 頹敗 兩種不可分割的氣質 ,並 展現出一種 交錯徘徊 在精神 、 現實兩個世界之 間 的游移 。 藝術家慣... 繼續 -
張碩尹X許德彰計劃:那些僅剩的遺骸
22 September - 15 October 2022 YIRI ARTS 毛囊,皮脂腺,油脂,殘渣,皮屑,基質,汗液,纖維,毛髮角,斑禿,毛球,角化,硬蛋白,黑素顆粒,氨基酸,酸鹼值,鹽鍵,毳毛無髓質,結締組織,棘層,基地層,氣息,呼吸,溫度,蓬鬆,黏稠,聲波,赫茲,介質,縱波,頻率,波長,折射,干涉,繞射,速度向量,氣體常數,彈性模量,密度,回音,世界頭髮最長金氏紀錄是170公分,聲音傳播速度是每秒331公尺,健康人類的頭髮可以承受兩頭6噸重大象,1100分貝的聲音將... 繼續
-
喇叭吮:聖戰
22 September - 15 October 2022 YIRI ARTS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粉紅泡泡為人求,破桃開花蒼生救。 愛情缺少而渴望,渴望成希望,希望變信仰。我塑造了粉紅桃花眾神,任人付諸請求及膜拜,期望透過神像圖顯化成自身祈求的角色,詼諧漫畫式手法同時表現追求性與愛的粉紅人類的原始需求。以神像圖為起點,進一步把象徵性魔物及傳說的聖獸融入了具有神話寓意故事中,挪用及轉化成當代具烏托邦色彩的敘事性作品。 系列作品中反映的世界觀一直都不是提升到民粹的高... 繼續 -
謝榕蔚:東島與北海
19 August - 10 September 2022 YIRI ARTS 展覽名稱「東島與北海」延續自月光之東系列創作。追尋著月光走到世界盡頭。如果月光代表時間,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為384,400公里,以光速每秒299,792.458公里的速度來計算,從月球反射太陽光到被我們看見,都代表著1.28秒的過去。 或許所謂的即刻,也是過去。在億萬分之一秒的距離,我們感受不到差異;就像是慢了1.28 秒的月光。日本小說家夏目漱石用月色的美譬喻對情感的真摯婉轉,這才是正面迎擊,真切... 繼續 -
莫妮卡.蘇畢迭:Painting Through Drawing
19 August - 10 September 2022 YIRI ARTS Mònica Subidé個展Painting Through Drawing以紙本作品展現近年來對藝術家身分之於生命意義的回望。敘述在創作時拋開意識及方法,以達到無法克制而全然投入情感的狀態進行創作。並以對她而言有十分強烈連結的媒材,紙作為創作的載體,探索私密而直接的信念及情感,在混亂的思緒中藉紙本創作,踏上尋覓的路徑。 Mònica Subid&eac... 繼續 -
蔡咅璟:三羽
14 July - 6 August 2022 YIRI ARTS 藝術家蔡咅璟近幾年來的作品主要以鳥類為題材創作,然而以鳥為題並非刻意所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蔡咅璟更關注的核心本質,對他而言人身為動物不可能決然孤立於這個世界,但現今的世界人類發展出極其複雜的生存模式與動物的關係也變得極其複雜,在這樣的結構底下該如何去思考或者產生與動物之間例外的關係似乎有其必要性。 此次展出的三件作品中,主要的動物為: 大赤啄木、藍孔雀、山麻雀,剛好分別是野生動物、圈養動物、聚... 繼續
-
寧文:性愛攝影師/AV導演/藝術家
14 July - 6 August 2022 YIRI ARTS 本展以寧文「性愛攝影師/AV導演/藝術家」的多重身份,發表作品:《性愛攝影師系列》、《素人AV面試系列》。 《性愛攝影師系列》以慾望為主體,收藏不同的慾望形狀,對象不限Gayle S. Rubin性等級制度中「好的性」至「壞的性」。並在透過影像傾聽赤裸關係與故事的同時,記錄高潮退去後擱淺的「性」遺照。 《素人AV面試系列》透過置換觀者的消費者/生產者身份,顯影出不同世代、地區、文化中的集體潛意識。... 繼續 -
孫培懋:原形畢露
9 June - 2 July 2022 YIRI ARTS 將展名稱取為「原形畢露」的原因是因為目前的創作手法是來自更為原始的自我。 有次我聽到佛經裡說到每個人都有一個「本來面目」,這讓我頓時有感而發:確實我們在生活中面對不同情境時都要啟動我們的演員能力,扮演好當時的那個角色。但其實那些角色卻與真實的自我天差地遠。作為創作者的我也不例外,在創作日常中也會將作品區分成哪些是給自己的,哪些又是給展覽的。倒不是說把畫得精緻的和美麗的留給自己,而是把羞於公開的真實... 繼續 -
威古納.瓦拉薩拉:旋轉木馬
9 June - 2 July 2022 YIRI ARTS 在旋轉木馬中Valasara 似乎正在打破一種繪畫即是具有明確界限或界限的畫布觀念。他採用了常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動物、人形、天使/小天使、聖母瑪利亞、耶穌、丘比特等),並在展覽空間的牆上任意的重製它們。這裡不會呈現原始或完整的文藝復興歷史敘述。但這些畫布作為媒材以及在文藝復興時期中大家所熟悉的肖像畫,更讓我想起西方藝術經典,更具體地說:繪畫。在這裡藝術史中的標誌被連根拔起,變成了不同的東西... 繼續 -
黃啟佑:明月高懸
7 - 28 May 2022 YIRI ARTS 藝術家黃啟佑首次在台灣的個展以帶有詩性意向的題目「明月高懸」命名。乍見這個題目,總會直觀的設想,必然是和自然的感悟有關。儘管這是他一張同名的畫作,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端詳畫中的意象,俯拾其中的人物與景觀,就會有一種違和的感受,甚至與傳統山水詩境反差的現象產生。因此,我把他的繪畫稱作一種「歧異」(Uncanny)的私人風景,並在其中透過藏秘與揭示的繪畫過程,使面對未知客體的恐懼得以揭露,同時也以有趣怪異... 繼續
-
楊子逸:內在聲音
7 - 28 May 2022 YIRI ARTS 虛擬的與真的似乎已是密不可分,感官的覺察也難以做為辨別真實的受器,我們似乎總被看見、聽見、摸到等等這許多外在的感受所左右著。什麼是真的?是藝術家楊子逸不斷想探索的問題,看(感受)到的不一定是表象的那個樣子,那我們為何而看(感受);我們又憑什麼看(感受)。 尚.布希亞 ( Jean Baudrillard ) 則提出了真實已不存在的論述,所有的事物以及真實已經被物質社會中的「擬仿物」所取代;物品與再... 繼續 -
虹の彼方
9 - 30 April 2022 YIRI ARTS 「虹の彼方」為台灣伊日藝術計劃與日本小山登美夫畫廊共同策劃之展覽,展出福井篤、名知聡子、大野智史、福永大介與佐藤翠五位日本藝術家,以及台灣藝術群體「讓豬仔飛」的何彥諺、林盈潔、許庭甄、王煜松、湯雅雯、蔡宗勳與魏柏任七位藝術家的作品。「虹」是在背對陽光時,因水氣與折射角度而產生的氣象光學現象,因位處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彩虹是由不同的水滴構成,無法判斷升起的這裡與落下的那裡,這個高懸著且連結兩端的通道... 繼續 -
KINJO:Blind Gaze
9 - 30 April 2022 YIRI ARTS 日本藝術家 KINJO最廣為人知的one's eyes系列「半都市、半郊外」展覽,皆是在城市裡那些乾涸橋墩下或河川旁的牆壁上作畫。而這次的展覽「Blind Gaze」,空間是在一個密閉的地下室空間,沒有城市建物或河川或人群。KINJO使用紙箱做了一個燈光裝置,希望營造出一種在密閉空間內被作品集中注目的觀展體驗,轉換繪畫/觀者的主被動關係。 KINJO表示:「從小就相當在意別人的目光或視線,所以當我... 繼續 -
許懿婷:擲地
5 - 26 March 2022 YIRI ARTS 1992年出生於台灣台北於2019年初至布拉格藝術學院交換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班曾獲2021年 MOD金片子『蹲點‧台灣』紀錄片新秀首獎、宜蘭獎優選、 2020年臺北美術獎優選、2020台新藝術獎提名、新樂園第十屆新秀 、 2019年度創作卓越獎、入選第十七屆桃創獎。 長期關注藝術場域、都市形貌、社會體制當中權力的運作,圍繞在權力結構的邊界... 繼續
-
蘿拉・琳伯格:Dragon and His Tale
5 - 26 March 2022 YIRI ARTS 觀看蘿拉・琳伯格(Laura Limbourg,b.1996)的繪畫,就像參加一場在東南亞海邊舉辦的唐人街蒸汽波(註1)派對,裸露青春胴體的女子們在濕熱的環境裡脫妝,自顧自地擺起姿勢,對觀者的打量蠻不在乎。在派對裡,抱著錦鯉三點不露的男童,入定於靜物與風景的世界中,並與我們對望。 這場派對並非全然是興奮與歡樂的。直到我們走進之後,才會注意到形象浸染於麻布內的張力。藝術家選用了強烈的對比色,以透薄的... 繼續 -
醜
27 January - 26 February 2022 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劃的年度主題策展《醜 UGLY》邀八位海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展出。探討醜在當代意味著何種層面之真實意義,而當代青年在面對真實世界所擁有的共同特質是什麼?我們期待能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中找到這世代的共同出口。這檔展覽並不是要重新組構美、醜間的對立關係,或是探究哲學意義上的醜。而是深入探討為什麼這些80後藝術家的繪畫可以千變萬化,同時卻也著迷於非傳統美學的質地,共同思考屬於當代的「醜水」。 這些... 繼續 -
謝佑承:自然序列
24 December 2021 - 19 February 2022 YIRI ARTS 「……,當人拼命想要完成生命或自然的存在性實體表達的時候,最後我們所完成的,並不是實體,而是表達的方法性的形式本身,亦即表達的窮盡方式。……」-《尋找山中的塞尚》 第一張數位照片,透過編碼再現了嬰兒的容顏。它以序列的編碼秩序、還原人們所見的影像,也同時精準地切割時間與光線。由數字所組成的像素,解構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界線,沒有透視、沒有遠近景深... 繼續 -
張君懿:伊日馬場
23 December 2021 - 23 January 2022 YIRI ARTS 「有一天,我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向量人。」 旋轉、搖晃、奔跑……,向量天地裡,黑馬過隙、來回奔走於一時之間;仰賴代碼與指令生成的馬匹,彷彿豢養於網頁四方框景裡,在保有特定數位身份的同時,依循自身內在的運動規律,等待自此持存的「馬群照料所」中重返現實。 「伊日馬場」取材於旋轉木馬音樂盒、英國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連續攝影... 繼續
-
侯辰璐:下午三點三十四分到六點十六分,一個時間可見的三角形
25 November - 11 December 2021 YIRI ARTS 稍不留神就跌進塹在日常事務的縫隙裡的某個兒時的確切場景。 夏季悶熱,全家移居客廳地上,一床被子,涼蓆在其上。 風扇左右搖頭,蒲扇上下翻飛。入夜是 涼⻛不來,怪力亂神,自造陰氣的故事時間。隱身草,美女蛇,尾巴狀如鼓槌的老鼠,跛腳老 道,總在夜裡10點半過馬路的刺猬,埋在樹下的嬰孩,沒有來由的呼嚕聲,消失在醫院的我永遠 未曾謀面的嬰孩姑姑。他們從父親的出生地而來,中原口音。窗外南望是一大片野地,一排小... 繼續 -
萬華鏡
25 November - 11 December 2021 YIRI ARTS 「在色彩斑斕的畫作裡,我們窺見的是藝術家各自精彩的生命故事!」 每次的旋轉都讓眼前的世界變得未知,有時猜想的到;時而出乎意料,一面鏡接著一面鏡,是我們小時候熟悉的萬花筒,也是生命每段時刻的風景,日日月月、年年歲歲。 藝術家各自作品的詮釋像是人們遊走在一座森林。無論運用什麼媒材,他們的色彩、形體、解構與重組,平衡了自己面對社會或人生的議題。每個意境都是內心的投射;而每一個轉角都是新的開始。 叢叢的樹... 繼續 -
線﹒索
30 October - 20 November 2021 YIRI ARTS 線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單字Text(文本)、Textile(織品)、Texture(質地) 三個字之間關聯的很有趣,同時極富詩意的詞彙。源自於拉丁語Texo,意思是單詞與句子「編織」的方式(to weave)。織線在指尖穿行的感性,像是在口中感受文字、在腦中編織故事情節。「織」這個符號語言是親密的,經常被用來描述愛與關係。它也是誘人的,它引導了視覺動向,像是與路人視覺交錯的那條線,以令人窒息... 繼續 -
陳為榛:銀灰塵
16 October - 20 November 2021 YIRI ARTS 從序列與重複的工業造物捕捉虛擬的光與影,像存在於異空間中完整卻不真實的物件。 指頭劃過銀灰塵。 藝術家陳為榛從生活物質的觀察中思考藝術的起點,延伸自我經驗、文化認同與環境的意識,將物質材料以不同於日常被規訓後的功能、意義、及指涉性被看見。 繼續
-
魏柏任:黑牆
24 September - 22 May 2021 YIRI ARTS 「考察來自原始部落及過去偉大文明的許多怪異儀式時,這些儀式引導人們跨越那些艱難的轉化門檻-同時要求意識以及無意識生活模式的改變…。在原始社會生活中佔有顯著地位的所謂成長儀式(出生、命名、成人、結婚、喪葬等禮儀),藉由正式且非常嚴格的隔離練習(exercises of severance)而凸顯出來;透過這種練習,心識與前一階段的態度、執著和生活模式全然切斷。 接下來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 繼續 -
王鴻川:多頭「怪物」還是多頭「神」?
16 September - 9 October 2021 YIRI ARTS 多頭「怪物」還是多頭「神」? 在希臘神話中,我們記得宙斯是所有希臘諸神中的父親與國王,祂的孩子們謬殺了許多怪物以拯救人類。那麼這些怪物是從哪裡來的?誰創造了這些怪物?「厄客德娜」這個詞就出現了。 '厄客德娜,神聖的、鐵石心腸、一半是白臉、眼睛明亮的仙女,另一半是聖地中的巨蛇,一種快速攻擊並以活肉為食的蛇……' 是希臘神話中的怪物之母。和堤豐(Typhaon)一起生下了各... 繼續 -
一哩之終
16 September - 16 October 2021 YIRI ARTS Mile End是一個地名,位於倫敦東區,意思是「距離小村一哩遠」。各位如果拿起手機搜尋倫敦東區(East End),網路會告訴你那裡匯聚了大量貧民與外來移民,人口激增、環境擁擠,且為失業問題困擾;如果搜尋Mile End,除了地理資訊外,網路還會丟給你一首果漿樂團(Pulp)的歌,用輕快的節奏唱著居無定所、無處可去…。噢,一切糟透了!在疏離與混亂之中找到動力或者轉向舒適的麻痺,又有... 繼續 -
丹尼爾.蘇維勒斯.范弗: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
12 August - 4 September 2021 YIRI ARTS 「我們以為屠刀很快就會落下,然而真正的答案是:在懵懂中被奴役至死。」- 《犬之島》 相較於四肢靈巧、腦容量大的靈長類動物,智商較高的人類因現代醫學和科技進展大幅延長了生命週期。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下,人類成了地球上強勢的主宰者,為了爭取生存空間、滿足己利,對其他物種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強取棲息地、侵略大自然,加劇了其他物種與生態滅絕的危機,如今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正一步步向人類反撲。 ... 繼續
-
陳佑而:每一個倏忽即逝的永恆
12 August - 4 September 2021 YIRI ARTS 喜歡以「動物」為創作主題的雕塑家陳佑而,將自己從小至今對於動物的關愛與情感,轉化為永恆的紀念 剝製標本。這些動物的存在,讓她更加確認世界上除了爾虞我詐之外,其實還有如此純粹的生命,因此當 小時候經歷狗被送走時的無助,與高中時期深感自己只有待在貓咪身邊,才會完全被信任的感覺,都逐漸 加深她與動物之間的連結,於是現在便一一將這些連結化為作品的核心概念,保存想像中和動物之間最親 密的情感。 而面對動物的... 繼續 -
夏日大作戰
1 - 31 July 2021 YIRI ARTS 「聽好了、這是場戰爭,我也會努力做點什麼的!」 「成千上萬的人陷於困境之中,現在不加油、要什麼時候才加油呀!」 電影《夏日大作戰》是一部上映於2009年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細田守在劇情中安排了一場世界級的電腦病毒災害,該病毒癱瘓了全球統一的線上作業系統《OZ 》,彼時的個人資訊如銀行帳戶、醫療保險、甚至泛領域的私企系統、國防危安等工作權限也全都登錄在該系統上。在病毒入侵後,國家級的金融、交通、社會... 繼續 -
黃沛涵:她山
29 April - 22 May 2021 YIRI ARTS 我們總是在回望過去時,才意識到⾃⼰成長的經驗,與「國/家」或「⽗權」等意識形態始終脫離不了關係。那些所謂「不想長⼤」⽽延伸出的對於⽗權之抵抗,也隨著歲⽉移轉⽽銘刻在⽣命經驗之中,這也是藝術家⿈沛涵⼀路⾛來的創作核⼼:從過去明顯帶有女性主義⾊彩的「⾁身童話」系列、到後來關注歐陸移民/難民與國家政策的系列畫作等,皆是此脈絡下的思想成果。⽽此次展出的新作,則是透過「(救國團)青年活動」連結了母親的成長歷... 繼續 -
賴威宇小個展
25 March - 17 April 2021 YIRI ARTS 藝術家賴威宇的創作大部分都透露的一股玩世不恭,畫面的建構紛雜熱鬧,你能從中閱讀到大量的資訊,關於記憶的、關於情緒的、關於超脫於這個世界的,在一片看似毫無系統的狀態下,組成賴威宇的奇想境地。 而賴威宇創作中的其中一個面向,「羅曼小史」系列作品,社會議題色彩濃厚,內容回到了現實,描寫人於社會活動中的形象,這些社會化的演變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衝突、摩擦,刻畫了一個時代的共通經驗。透過黑白速寫的方式,日常生... 繼續
-
陳湘馥:製圖策略
25 March - 17 April 2021 YIRI ARTS 當代生活中人們非常依賴Google Map、Google Earth、衛星空照圖、導航系統等科技。讓人們常有一種錯覺,好像地球上已無未知之處。然而2012年曾經有一座只存在於地圖裡的島 - Sandy Island ( Phantom island ),它被海圖及google map標記於澳洲東北邊的珊瑚海上,這座島卻不是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淹沒消失,它本身的出現便是源自於人類的錯誤。這個例子顯露出主... 繼續 -
蓮輪友子:Licht
20 February - 13 March 2021 YIRI ARTS 在19世紀印象派畫家莫內、雷諾瓦、塞尚、高更、梵谷的彩筆下,「光」引領他們走出畫室,以快速的筆觸,將所見事物的直觀印象如實描繪下來;在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的琴鍵上,「光」幻化為大自然瞬息萬變所產生的聲響,在和弦曲式的變奏中,感受造物者的神奇奧秘;對日本藝術家蓮輪友子來說,「光」是無聲的語言,是記憶的海馬迴忽隱忽現的動態剪接,透過心中的水晶稜鏡,閃耀出如虹般的七彩,對應當下的心情,折射出不同光譜... 繼續 -
李世文:野生
20 February - 13 March 2021 YIRI ARTS 因爲人描述了五感,萬物逐漸有了知識上的位置,我們也仰賴文明累織出的網來解釋事件,但若剝 去了這層,我們了解身外之物的方式還剩什麼呢?人的感官、文明對自然的劃分塑造出常態的認知,製造了太多的死角而我們鮮少察覺;當我們突然意識到了某種「為何是」,想探究它時卻又像 隔了層膜,退出一段尋常卻又難以碰觸的距離,回到某種僵直對峙的狀態。對展覽者來說,一直想 摸清的那個「為何是」,指的就是時間了。時間是均一地蒙... 繼續 -
時永駿:試鏡表格
8 January - 6 February 2021 YIRI ARTS 我總是搞不清楚我的出生時辰,好像是中午、又聽說是黃昏。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只是在朋友們聊起上升星座時,我就得不到那個真實的解答了。最後索性就從2個時辰的答案裡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這還比去戶政事務所調閱正確的出生時辰來的實際。 在一個凡是包裝的日常裡,人類行為變得真假難辨,所處的環境也可以是虛擬的。假裝扮演一個討喜的角色,即使那個角色也是假的,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起來得是符合你心裡的樣子,或者是符合... 繼續
-
不合作運動
蘿拉・琳伯格, 楊・紹馬爾 21 October - 22 November 2020 YIRI ARTS 蘿拉・琳伯格 (Laura Limbourg) 出身於比利時,目前就讀於Academy of Fine Arts in Prague的蘿拉,作品靈感來源自她在東南亞旅行的六個月。這些繪畫展示了異國情調的叢林植物,亞洲宗教和雕像以及城市街道上受迫害的性工作者。她明確捕獲了裸露的女性身體,並拒絕服從刻板性別的觀點。她將女性描繪出自信並伴隨老虎與各式漂浮的頭顱(梅杜莎),畫中女子仍能自得其樂。其風格有著... 繼續 -
張君懿 & 張凱鈞:群山淡影
10 September - 4 October 2020 YIRI ARTS “我認為味道、氣味、色彩等…是存在於意識當中的。 因此,若沒有一個活體存在,那麼這些特質也不復存在“ ——Galileo 藝術家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史上起到觀察者與紀錄者的作用,有多少迥異的時空個體就有多少不同的思想背景。創作主題自崇高的宗教偶像、貴族的觥籌酣宴、到平民的日常生活,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目光落點記錄下不同的文化事件。 隨著時代的... 繼續 -
吳家昀:失去之歌
6 - 30 August 2020 YIRI ARTS 學院至今,吳家昀的創作專注於劇情電影的製作及研究;基於對影像本質的好奇,亦開啟了跨媒材形式的實驗和實踐。透過攝製電影的經驗,藝術家將敘事方法、場面調度、攝影機觀點等思維應用於視覺藝術,經由解構鏡頭語言和剪輯邏輯,轉換電影其平面音畫的表現形式成為存在於立體空間的影像裝置,重構以哲學為基礎的時間媒體,並由媒材的特性轉化為作品本身。 「電影空鏡頭」(以下簡稱「空鏡」)具有場景轉換、時間流逝等影像語言外,... 繼續 -
王煜松:兩個福爾摩沙
4 - 26 July 2020 YIRI ARTS 事情發生在2015年過後的一個禮拜,地震結束後,我走在倒塌的大樓旁邊,當時傾斜的大樓並未拆除,而且救護人員也正在搜尋尚未離開大樓的罹難者,花蓮政府請來許多的吊車支撐著尚未倒下的建築體,周圍架起的大型頭燈顯得格外明亮,導致肉眼在看漸漸建築內部時,陰影顯得更為深沉,似乎每個陰影處都讓人產生罹難者就在那的想像。 隨著我慢慢離建築體而去,燈光也漸漸恢復成平時只有路燈的光線,我慢慢地意識到柏油路上有更多大小... 繼續
-
吳敏興:永遠的第十二夜
28 April - 17 May 2020 YIRI ARTS 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 ———《以賽亞書》,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節 時間是千禧年的冬天;地點是巴黎瑪黑區的一棟老公寓。 公寓裡有一個閣樓,有一扇白色的木窗、一扇白色的天窗。窗邊有張半圓形的木桌,桌上擺放著一盆暗紅色的巧克力秋英,還有兩張椅子,一座櫸木畫架。畫架上擺著一張白色的畫布,畫布上的白色油料透出底層淡淡的墨色,還有一些草草的炭筆... 繼續 -
克萊兒.鉑德 & 薇拉利.諾韋:彼岸絮語
13 February - 8 March 2020 YIRI ARTS 策展人 / 張凱鈞 這次的展覽「彼岸絮語」是兩位法國藝術家Claire Borde 和 Valérie Novello 的藝術疊影。她們透過風景想尋找的是她們各自在生命進程中追求的未知,也是她們對自身存有(Être) 所能投射的樣貌。因為這檔展覽,兩位藝術家敏感內斂的藝術語彙得以相遇,並交織出新的風景。 藝術家Claire Borde關注的那些不可名狀之物:溪流、晨霧、水... 繼續 -
蓮輪友子:慶典
2 January - 2 February 2020 YIRI ARTS 義大利導演費里尼在1972年拍攝了一部電影《羅馬風情畫》,是以一半紀錄片、一半劇情片的形式組合出來的電影。一般來說「劇情」穿插「紀錄」的電影類型,目的通常都是利用「劇情段」去強化其表現主題,但《羅馬風情畫》則是反向將戲劇張力特別強的「紀錄段」作為關鍵表現,而迷幻超現實的「劇情段」似乎僅是章節的背景,費里尼也透過此手法打造了「回憶/現實/幻想」的豐富層次。 蓮輪友子向來擅長以她銳利的雙眼捕光捉影,她... 繼續 -
林宜姵:揚起韶光的扉頁
30 November - 22 December 2019 YIRI ARTS 文/林宜姵 新增空白頁 一份關於時間的考題、關於生活的形狀、關於戀人的模樣… Chapter 1 在濕溽溫度覆沒的日子裡,淡水河釋出黏稠的氣味,讓混沌居所裡的人們得以在理智包庇之外,享受孤獨的存在,也讓心中的昏暗被夜色溶解,好張望不完整的自己。 當星星不再閃爍,不太良善的時間環帶裂出一日的邊際,透出斑駁的清晨,她就會伸出手,瞇著眼,閃避流竄於指縫的熹微晨光。 光線溫柔得像蟬絲,穿梭在... 繼續
-
江孟禧:巢男札記
19 September - 6 October 2019 YIRI ARTS 「雕面刻心」是藝術家江孟禧碩士班創作研究的論文題目,而這次的個展「巢男雜記」將會持續發展這系列。主要展出作品內容,從對於頭骨的造型意涵研究,觸角延伸至從遠古至今的面具文化,進而發展出,討論人內心中欲望與情緒的「戴面具的人」系列作品,以及最後將面具形象與個人生命經驗結合,在「孤雌冠」系列作品運用鳥類的頭部造型,來詮釋作者生命經驗中,不同於傳統樣版的母性形象。 與母親聚少離多的成長背景下,藝術家認為相... 繼續 -
張淳皓:Ubiquitous Net
15 August - 8 September 2019 YIRI ARTS 2017年榮獲高雄獎的藝術家張淳皓,這次個展以「Ubiquitous Net」為創作主題,藉由自身角度觀察生活體現為出發,淳皓所謂之「Ubiquitous Net」,借用造字中的字形,而非字義,以我為核心,延伸出與「人」有關的四個面向:「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家庭」、「人與私密」。此處的「人」,泛指我的意思,是從「小我」到「大我」,亦即從社會階層渺小的個人為出發點,擴大至自身周遭之人事物... 繼續 -
莊培鑫:David
6 - 30 June 2019 YIRI ARTS 在網路雲端圖庫中,數位影像就像無盡洪流和無形無體的⼤量⽣產製造,等待使⽤者下載,並組織成另⼀種主觀的可能。這些乾淨潔癖且馴服的圖像素材中,內容變成了系統中的記號,存粹的記號,此時真實的功能也只是藉⼝,沒有臨在感或歷史感。透過遙控、操作、儲存、計算、捏塑,圖像成為了⼀個新的敘事引擎,解放內容的功能性。 藝術家莊培鑫無意間在圖庫網站搜尋到⼀張中年⽩⼈男⼦的圖⽚,他眼神凝視的遠⽅,嘴⾓微微的往上,背景是... 繼續 -
袁心元:明天的故事
21 February - 17 March 2019 YIRI ARTS 「這個世界似乎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明亮穩定的,是秩序且整潔的、有大人在主持的世界;另一個世界是迷路的世界,是從明亮道路的邊界往草叢延伸出去的,越離開道路越往前走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除了一路上用自己的腳把眼前的草壓下去的道路外,只能瞇著眼儘可能地看清遠方有些什麼。還好這兩個世界似乎是可以相互來回的。」-袁心元 今年從研究所畢業的袁心元,平日的創作多源... 繼續
-
阮永翰:擬壞壞
19 January - 17 February 2019 YIRI ARTS 文/阮永翰 「我的心在身體的經歷和磨練中漸漸地定型,那形狀如果不是意味著殘缺又是什麼?」-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1971 個體在社群中所面對的潛規範,是形塑個體身體形象的一把手術刀。在講求實踐與效率的世界裡,社會對個體的期待,如截肢手術般,切除了身體形象中的「不可能性」,這些不可能具有分泌個體獨特想像的潛力。然而未經妥善處理的精神腺體截面,有時並不會... 繼續 -
徐叡平:身體東西
17 January - 10 February 2019 YIRI ARTS 文/ 徐叡平 透過創作我試著探索身體與科技相互整合與延伸的方式,我試圖在增加與刪減這兩種對立的論述之間爭取一些討論空間,並提出身體與其他者性已經也一直是一體的。過去身為治療師在醫院工作的經驗對我有深刻的影響,我的創作是關於那些感受得到的缺席,關於各種親暱的人機介面,關於傷口與結締組織,關於義體與義肢。 義體指向一種加法,延伸,進化,超越。同時他也指向了一個空缺,需求,減除,缺陷。在我個人的創作中我... 繼續 -
賴威宇:我家的狗不會來救我
7 - 30 December 2018 YIRI ARTS 兩年前完成在伊日藝術台北空間的個展『2016腦補沙龍(秋季) Headcanon Salon d'Automne』,賴威宇(Lai Wei-Yu)將自己在台灣學習、認知、體驗藝術的經驗與其有趣又荒謬的現象還原於展場中,腦補沙龍呈現了賴威宇的藝術觀點和對藝術的反省。 焦慮的幽默感 2018年的秋天,賴威宇於伊日藝術駁二空間(YIRI ARTS Pier-2 Space)的個展:... 繼續 -
賴威宇:很痛很親密
7 - 30 December 2018 YIRI ARTS 繼續
-
陳聖文:逝者如渡渡
17 November - 19 December 2018 YIRI ARTS 繼續 -
平子雄一:BLOOM
2 November - 2 December 2018 YIRI ARTS 繼續 -
孫培懋:愛愛
28 September - 28 October 2018 YIRI ARTS 「這是一場沒有壓力的告白」 他就佇立在門口,倒也顯得神色自若。只不過等待的過程總是漫長的,他甚至有點漫不經心的頂起腳尖輕輕地調整著站立點,試著對應地磚上的切線,心想、應門的人在看到他的那一瞬間,或許會覺得他今天看起來額外的整齊、莊重也說不定。剛剛花店店員告訴他黃色百合的花語,說是象徵著財富與高貴,他想著,或許以往的求愛方向根本錯了,畢竟又有誰會不喜歡擁有財富與高貴特質的好男人呢。這是他第三百三十一... 繼續 -
莫妮卡.蘇畢迭:最後的孩子
4 August - 2 September 2018 YIRI ARTS 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莫妮卡.蘇畢迭(Mònica Subidé),今年首次於台灣舉辦個展,帶來不同系列的作品,討論著一個共同主題: 童年。多年以來,她讓自己沉浸於探討童年的世界裡,研究起童年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是在森林裡被一群馴鹿圍繞在身旁的夢境,還是愛麗絲掉進兔子洞裡的童話故事,或是女孩手握住鳥、男孩頭頂著魚、蝴蝶停在身上的畫面,小時候曾經看見的、夢見的、發生過的、... 繼續
-
王冠蓁:上路的怪風
21 July - 19 August 2018 YIRI ARTS 繼續 -
陳雲:晨絮拾影
21 July - 19 August 2018 YIRI ARTS 闃然徘徊於寤寐與畫意之間 Text / 陳雲 每日晨起,醒來仍不時記得夢裡的場景、似乎還嗅得境中空氣瀰漫著的味道、或是一些聲響噪音耳語。每段極其現實或超乎常情的景象、人事物,熟悉的、陌生的交錯其中,劇情時空常在不同維度裡穿梭開展,往往於一念頃周遊各方,歷歷在目又如水月虛影…。總覺得這一幕幕影像如電影膠卷一格格映放,時而斷裂時而接續,一切人事物... 繼續 -
平子雄一:SEEDING
30 June - 29 July 2018 YIRI ARTS 平子雄一的作品均是以空想的植物物種、及其繁茂的混合空間作為系列創作主題。在他的作品畫面中,混雜著大自然空間、人類文化行為以及人造物等元素,也像我們生存的真實空間一樣,其實我們經常是無法清晰地劃分自然物與人造物之間的差別。平子雄一擬人化了植物,創造出類似樹精的小生物,在他的構圖佈局上也經常具有一種神聖儀式的張力特質,時而摻入較輕鬆詼諧的行為動作,使他的作品畫面充滿更多的閱讀感知。平子雄一的作品中確實... 繼續 -
塞維.索拉:狂喜
23 June - 22 July 2018 YIRI ARTS 由《雙病理學》到《狂喜》 From Dual Pathology to The Euphoria 若說西班牙藝術家塞維・索拉(Xevi Solà Serra)兩年前於台中的個展《雙病理學》是精神即將步入極端喜悅前的微微顫動;神經質、隱著隨即迸發的失控。在此次個展中,依舊誇張的筆觸與更加強烈的色彩,帶出了繪畫的精神質地,亦像是創作者在面對繪畫時的精神臨界;畫中人物... 繼續
-
古道具
古道具熊川、Morison小林、 水田典寿、時永駿 15 June - 15 July 2018 YIRI ARTS 繼續 -
青春殘酷物語
林宜姵, 邱君婷, 金.提爾, 時永駿, 陳佑而, 葉誌航, 賴威宇 10 March - 8 April 2018 YIRI ARTS 1945 年,日本的投降宣告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 1951 年,美軍佔領日本,兩國簽訂了第一次的《美日安全保障條約》。戰後的社會瀰漫著一股絕望與希望並存的普遍意識, 50 年代起源於美國的垮掉派詩人們 (Beat Generatation) 奠立了 60 年代嬉皮的思想與文化根基,跨越著藝術、音樂、文學等不同的媒材,年輕人們交換著血液和體液,一起共享著不會成真的那場夢。遠東這端的日本年輕人... 繼續 -
金・提爾・撒拉路基:On Paper
3 February - 4 March 2018 YIRI ARTS 繼續 -
蓮輪友子:Super Hero
13 October - 12 November 2017 YIRI ARTS 繼續
-
金.提爾.撒拉路基:虛妄之地
19 August - 17 September 2017 YIRI ARTS 西班牙藝術家金.提爾.撒拉路基(Guim Tió Zarraluki)自2013年與伊日藝術合作舉辦首次亞洲的個展迄今,專屬於金.提爾的獨特旋律在心底迴旋著,金的雜誌系列深深地烙印於每位觀者的腦海中,並留下深刻的印象。2016年金於伊日藝術台北空間的展出“Present”,多年來金與伊日藝術之間培養出良好的創作默契,讓藝術家在伊日空間... 繼續 -
寧森:死在展場
8 July - 6 August 2017 YIRI ARTS 文/ 寧森 「可能活不過兩周。」 全家都知道外婆的癌末死期,除了她自己,因她不懂醫生說的國語。疑惑地走出病房後,看見康復的病人送醫生答謝禮,她對家人說:「我那好啊,我嘛要來送禮,好好多謝醫生!」 這是半年前的事,而外婆就在「只是肝不好,所以肚子積水。」的謊言之中,竟然活了下來。我想著,若她知道了自己的死期,還能如此無懼嗎? 能否在預知自己死亡的情況下,活得自在? 於是,我試著透過公眾性的參與式藝術... 繼續 -
喇叭吮:FM 19.87 Radio
10 June - 9 July 2017 YIRI ARTS 文/ 喇叭吮 小時候在偶然的機會下,獲得一台很炫附有卡帶也有CD的收音機,因為買不起卡帶更不用說當時一片就要3百的CD。幸好陽春的黑色收音機還有免費電台可以運作,所以不知不覺開啟了每天收聽電台的習慣。無形間見證了90年代台灣的流行音樂,在無限考試的國小國中高中時光,電台播放的音樂陪我度過無數無聊的夜晚。一邊聽著廣播的音樂好似可以沈浸在自己的世界,半夜傳來DJ主持的聲音也讓我感到不孤單,這些從電台接... 繼續 -
林子桓:破冰指南
26 May - 25 June 2017 YIRI ARTS 文/ 林子桓 科學家推斷恐龍是由於氣候的改變,造成恐龍們無法適應而滅絕。生存下來的只有能調節體溫的哺乳類。時空轉移到當今的人類社會,這個社會中存在著社交的活動。社交的能力決定在社會上的地位,這是人類生存的危機。如果無法在社交場合中適應,很容易就面臨絕種,那要如何做好社交?尋找同溫層的談話對象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則,你可以透過喝啤酒降溫,舞動你的身體升溫。 這最初如玩笑般的想法成為這整個作品的核心,然而... 繼續
-
陳漢聲:陳明福
19 May - 17 June 2017 YIRI ARTS 撰文/ 陳漢聲 Chen Han-Sheng 學會與家人道別,永遠不嫌晚,但總是感覺遲;與土地相處的感覺,也是如此。應該要很熟悉,其實很陌生,以為陌生就不在意,卻又放在心上,難以抹去。北上讀書工作,至今已邁入六年,回到家鄉舉辦個展,以「陳明福」為展名,為了要紀念一段與爺爺的陌生情感。 我的爺爺陳明福,大家都叫他「鼠仔」,一個一輩子待在高雄大社的莊稼人。鼠仔過世後,再回到福仔耕種的土地上,兒時嬉戲的... 繼續 -
邱承宏:時間的灰燼
22 April - 21 May 2017 YIRI ARTS 2001年9月11日,是一個令全球震驚的日子。紐約曼哈頓雙子星大樓遭受飛機撞擊而倒塌。象徵人類文明的高樓,以及其中一些有形與無形的資產,在那短短數小時中,隨著火焰與飛塵一起消逝,化作一堆灰燼瓦礫。 這個藝術計劃源起于藝術家邱承宏在台灣某處加工廠中,尋獲的一批貨物,它們是約 500組由實木與大理石所製作的西餐餐具組,這些餐具是由台灣的大理石工廠及木工廠所代工製造,其原應於2001年被送往美國紐約世貿... 繼續 -
淺野綾花:告別時刻
25 February - 26 March 2017 YIRI ARTS 對我而言,不論是氣溫還是人情味- 台灣是個比日本還溫暖的國家。 我將這滿滿的溫暖,帶著它回到日本。 而每次的離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別。 -----淺野 綾花 初春,好像在暗示著某些事物也到了告別與希望的季節。每年四月是日本的畢業季,是許多年輕學子必經的儀式之一。日本的大學畢業典禮通常都在三月的最後一週舉辦。春天時刻的告別,正是學業的終了,迎接下一個人生新階段的挑戰開始! 今年二月日本藝術家淺野綾... 繼續 -
愛情神話
人良土兀, 顧廣毅, 官訓宏, 陳冠宏, 陳建威, 陳漢聲, 劉星佑 18 February - 19 March 2017 YIRI ARTS Satyricon Satyricon在羅馬神話裡是淫蕩好色的男人之意。展名《愛情神話》取自電影《愛情神話》,片中三角戀牽扯出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性愛冒險故事。電影描述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仍是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國家,每個人彷彿被淫亂的氣氛所傳染,主角所到之處,皆充滿了面有淫色的男男女女,性別取向模糊的靡爛世界,在那同性戀、異性戀都無關緊要,只需好好享受這...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