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
蘇健霖:草木之間
23 November - 14 December 2024 BACK_Y 在山林草木之間感受自然的氣息與眾多的植物姿態,打開並豐富著因工作繁忙而暫時關閉的感官,也思考著這些物種的棲息與演化。 在杯中草木之間藉由氣味引領內心前進的路徑,透過啜飲著這一口滋味察覺氣候、環境與時間在這些葉片停留下的痕跡。 用在土壤內沉積的礦物與其他物質,藴育出新的植物物種,使其生長並觀察在當代環境下的適應力,同時也藉由製作品味植物之器來對應身心連結的通道。 繼續 -
黃望福:去南國
23 November - 14 December 2024 BACK_Y 文/ 黃望福 家鄉門前金色的楓樹,細長綿延且毫無波瀾的小溪,清晨霧氣繚繞的遠山,風光絢麗的南國美景。身為一個南方出生的人在北方工作和生活了8 年,內心無時不刻更嚮往南方的生活。 這種嚮往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變成了一種慾望。說到「慾望」肯定離不開人類的社會生活,慾望是由生物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人類的慾望是多樣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發展需要構成一個複雜的需要結構,並隨著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 繼續 -
江孟禧:行者之舟
19 October - 16 November 2024 BACK_Y 生活在臺灣這座四面環海的狹長島嶼上,面對環境的變動,是我們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無論是季節性的颱風暴雨,抑或是地殼板塊的位移變動,這片大地從未真正穩定。我們的世界更像是一艘隨時在海上搖擺、顫動的大舟,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艘船上的行者,與環境共同航行。 自2019年個展「巢男札記」展出以來,「航行」這個概念逐漸成為我創作中的一種自傳性觀察。每一次的創作都如同一次精神的航程,而這次展覽正是我對於這段旅... 繼續 -
林羽龍:流動性邊界
12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24 BACK_Y 當藝術家林羽龍第一次看伊日後樂園的展覽空間,他立刻感受到空間與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繫。伊日後樂園不是傳統的白盒子,而是通過樓梯的穿插、光影的變化以及厚重幕布作為隔斷,構建了一種獨特的‘ 空間邏輯’ 。這些元素與藝術家作品中的流動和邊界探索相互呼應。 齊格蒙· 鮑曼(Zygmunt Bauman) 在《流動的現代性》中提到,現代社會中的人、物質、關係和身份都處於不斷... 繼續
-
耿怡文:兩者間的縫隙
12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24 BACK_Y 「從前有座神奇的森林,住著不斷孵育金蛋的鵝,那些金蛋會孕育森林長出樹木。人們將鵝與森林視為上天恩賜的聖境與神獸,細心照護與信仰。直至一天遠方來了一隻熊,牠餓得想吞下所有的鵝飽餐一頓,人們懇求牠不要傷害鵝和森林。熊不解:明明自己才是比鵝強大的生物,為什麼不能吃牠?於是熊走進森林,看見一隻隻立定原地、面無表情且不停生蛋的鵝,熊同時感到困惑、憤怒和害怕,便將成堆的金蛋吃下肚。霎時熊感到肚子一陣劇痛,接著... 繼續 -
詹莊軒:安居
10 August - 7 September 2024 BACK_Y 「我喜歡一個人走走看看,放空心情,喜歡看山看海看樹林,也喜歡閱讀電影、戲劇、小說、音樂等藝文創作,從他人的創作開拓自己的感受。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我願意認真地思考存在的意義,並將自己的感悟轉化成內在風景,透過繪畫傳遞給他人。 我一直透過繪畫描繪內在風景,用筆觸的表現情緒,用肌理的層次留下創作痕跡,用符號的組合喚起記憶。每件完成的作品,都成為了生命經驗切片裡的我。我希望觀者可以進入我創造的記憶風景,... 繼續 -
馬蒂亞斯.加爾夫:City Dwellers
10 August - 7 September 2024 BACK_Y 瑞士裔德國藝術家馬蒂亞斯.加爾夫( Matthias Garff )擅長以廢棄物及日常物品組裝成不同動物樣貌的複合媒材雕塑。馬蒂亞斯.加爾夫於台灣的首次個展 《City Dwellers》 (意指城市居民),是一場穿越都市生活隱秘角落的旅程,展出他於2023 年 10 月在台灣旅遊所啟發的新系列雕塑。 馬蒂亞斯.加爾夫在創作時,喜歡同時發想數個動物形象,讓各物種的外在型態相互影響,從中塑造出各自性... 繼續 -
林世雍:祝 壽 宴
27 June - 27 July 2024 BACK_Y 文/ 林世雍 我無法記住花開的喜悅 卻一再慶祝發芽的證明 一再期待熱水澆灌的枯黃 我的繪畫就像整理複雜遙遠的自傳材料,將其中無法吸收的食材,透過繪畫的烹煮變得能夠消化吞嚥,而這一道道菜餚,便成為一場場宴席。 因此展覽以《祝 壽 宴》為題,是一場對自己創作的擺席設宴,期望透過展覽帶出創作中屬於「祝」「壽」「宴」的三個面向。「祝」是雙向的期望;「壽」是時間的累積;「宴」是集合的儀式。綜合這三層訊息,我... 繼續
-
林怡慧:我在森林的一場夢裡
27 June - 27 July 2024 BACK_Y 文/ 林怡慧 在許多童話故事中,森林常被描繪為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戶,而夢境則被視為神秘和未知的象徵,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基於此觀點,創作者提出一個假設:假若森林做了一場夢,會是怎樣的夢境? 泥土孕育了森林,同時也承載著我們的過去與未來。土壤中交織的樹根,象徵著創作者與萬物之間的聯繫。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得以一瞥森林的夢。 在古代,薩滿透過鹿的腳印探尋生命的意義與宇宙的真理。創作者則藉由土上的手印,探... 繼續 -
黃博志:彗星打來的電話
16 May - 15 June 2024 BACK_Y 他說:「蹦!蹦!蹦!蹦!」宇宙被倒了過來時間便開始墜落,豎起手指槍,從沒有星星的夜晚,打下滿天的願望;盜汗的燥熱白日夢裡,越敲越薄的現實碎著碎著就變成鹽,在我們腳邊,滿地都是,他說:「未來已經,沒我的事。」;他說自己是一隻因為內向而搓手的蒼蠅,盯著叮人蚊子的影子慢慢變長,盯著影子看久了,覺得裡面有人。終有一天,他放開自己的影子,長出翅膀長出腳,「嗡~嗡~嗡~」跟時間一起飛著離開,他說:「未來再見。... 繼續 -
池田慎:超ひも理論
13 April - 4 May 2024 BACK_Y 我們在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如肥皂紙包裝、杯麵盒、日曆紙等,經過傳統工藝的技法如雕塑、刺繡等手段加工,呈現出一種無力與努力的共存狀態。 Biography 1974 Born in Osaka 1998 Graduated from Osaka University of Arts, Faculty of Arts, Department of Design recent ... 繼續 -
李奕諠:aNew Paintings
13 April - 4 May 2024 BACK_Y 《aNew Paintings》是李奕諠於藝術生涯中的首次個展,這系列作品聚焦藝術家於2020年起自加拿大返回故鄉臺灣,所度過的三年時光。 「aNew」這個詞挾帶著沈重的改變意味,但更多的是積極意義,而李奕諠毫無疑問地將他目前地作品主體視為如此。李的作品轉變之重要性可以從他轉換媒材至油畫中透露,這與他先前的壓克力繪畫相比是一個不小的改變,加上使用濕中濕塗抹的手法讓畫面產出了更多可能性。藝術家的過去... 繼續
-
張文菀:找一個單字來區別自己
29 February - 30 March 2024 BACK_Y 字詞的意義在不同的情況下產生不同指稱,在描述物體或事件時,沒有一個單字可以完全的符合對象物,而事物的對應關係也影響字詞的選擇,這讓表達一件事情更加複雜也更加有趣。當要說明一個字彙代表的意義時,其他被提起的單字往往是更關鍵的所在。(文/ 張文菀) 繼續 -
自序:撿回的被忘錄
11 January - 7 February 2024 BACK_Y 延續過往關注在當代人類之間的情感狀態及諸多層面的創作脈絡,林宜姵將自我的創作生命視為一本以「情感」、「生命」、「時間」為主軸而不斷開展的書冊,反思現今人類在關係中認知自我價值的存在焦慮。「自序:撿回的被忘錄」是藝術家以自序的形式,回溯自我的成長歷程,透過創作來回望傳統的家庭桎梏對於兩代女性所造成的壓抑,企圖觸及、連結被性別所框架的母親與自己,讓過往的傷痛與渴求在創作裡得到寄託與和解。 過去作品常出... 繼續 -
黃舜廷:上芳
9 - 30 December 2023 BACK_Y 「上芳」是間花店的名字,是有著綠底白字招牌的那種小型園藝花店。 本次展覽以住家樓下一間實體花店為參照對象,並借其店名作為展覽標題。「芳」字上作「艸」下作「方」,在展覽中所指向的是植物與器皿間相互承載的關係;同時,除了作為增添花草香氣之意,「上芳」也意味著圍繞在圖像、形體和符號「上方」所蘊含的各種言外之意,並彰顯出植栽/植栽者、自然物/裝飾物之間互為彼此的依存狀態。 以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場域出發進行描... 繼續 -
李美周:Soft Strong
3 November - 2 December 2023 BACK_Y 文/ 李美周 人生就是一罐玻璃瓶,你的目標要像大大小小的石子那樣,隨著成長去填滿和支撐瓶子。我的作品就是這些事情的記錄。 在一個平凡的好日子當中,看似平靜的我們努力成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而我們就像在稠密的空氣中輕巧出拳的戰士一樣。我捕捉那些如同你和我的普通戰士的影像,他們忍受著重力,忍受各種誘惑,靜靜地守備在自己的崗位。這不是強烈而爆發性的能量,但我不想使用柔弱這個詞彙,所以我用了柔軟去形容這股力... 繼續
-
林義隆:瞳孔深處的我們
21 September - 21 October 2023 BACK_Y 林義隆的創作是透過觀察日常周遭所處的空間維度內發生的各種事物。它們來自於人造的,或者是自然的;是流動的,或者是感性的。它們可能難以捕捉或是歸類,而他卻深深為它們的存在而著迷。 他將這些記憶中的影像片斷與接收到的感官訊息,壓碎過濾後成為自己的創作養分,再藉由時間發酵,生長成作品中各種樣貌的個體及它們所處的空間。而作品中的個體並不是將我們所知的生物體再現,而是來自事物的觀察與想像編織重塑完成的新個體與... 繼續 -
水土不服 2.0
17 August - 9 September 2023 BACK_Y 策展人/ 陳依秋、顏妤庭 「如果藝術家們能夠隨心所欲地將自己的作品稱作藝術,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將自己的作品稱作藝術評論。」 ___________ 藝評、獨立策展人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 身心意念的整塑、高溫的焙煉、精準化學式或有機感的共生與謀和,是陶作物既迷人又常常讓創作者無可奈何之處;陶的風行橫跨設計、工藝、視覺藝術、建築、生活風格等領域,憑藉著土的開放與可塑,再加上坊間基礎... 繼續 -
溫佳寧:老鼠並不笨
15 July - 5 August 2023 BACK_Y 「一個穿著高跟鞋的人身體扳成九十度,頭穿過胯下看著你,健壯的雙腿從這個角度被凸顯,網格絲襪幾乎變成鐵絲做的,甚至可以當作血管。時間定格,想像畫面變成立體的,所有人的身體和雙手都消失了,頭直接被安裝在胯下,連接雙腿--這對某些人可能是一場惡夢,同時卻又是一場充滿裸體及戀物元素的春夢,一個同時使人極度抗拒卻又渴望的組合。」--游承彥 曾經有一日,透過教育部青年署的補助計畫來到紐約,我在夏日炎熱的公寓廚... 繼續 -
松本崇宏:非人似人
10 June - 8 July 2023 BACK_Y “之所以有神像、聖像、神獸等造型雕塑,是因為有人們存在而存在的。 以不同視點回看人類這一物種,我們也或能更強化人類存在於世的理由。 這次展出的作品和往常一樣是以人臉作為基礎,但「祂」的形狀與人類略有不同,我加入了一些非人造型。自覺身為'人類”的自己,在原始的木材上進行雕刻”人像”的這行為,讓我感受到某種人的渺小與自然的強盛。我甚至想像會否... 繼續
-
小瀨真由子:Teaching the Shape of the Moon
10 June - 8 July 2023 BACK_Y 文/ 王怡蘋 Sophie Wang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在台個展,將在伊日後樂園展出新系列創作。藝術家持續以一貫的黑影來表示平凡不特別突出的人影,來凸顯她對生活的觀察與內省。新作中訴說著生活片段裡的存在,以及帶有許多生命中的偶然與重疊。 小瀨把自己對與日常的觀察及感受透過日本畫的方式傳遞,他的藝術養成同時受到兩位日本平面大師橫尾忠則、栗津 潔的影響,小瀨作品中帶有普普風的鮮豔和飽和構圖,是她... 繼續 -
monouno:傍晚的雙黃燈
11 May - 3 June 2023 BACK_Y “傍晚是個屬於個人的時刻。想起小時候放學、長大後的下班…在漫漫的回家路上,伴著是一旁的路燈,總有那麼一刻像是按下雙黃燈,暫停一下,數著節拍,看著夕陽的顏色。演員需要進入角色,有時出神。暫時與外分開,隔著玻璃窗但又在同樣的時空裡。慢慢的放下車窗,透透氣。一人一句話。看著窗外經過一些光、一些剪影…讓我們抽離發生的現實。” 展覽從光線出發,暗示著傍晚的... 繼續 -
Amelia Tru Harrell × Holly Chang × Titus McBeath
6 - 29 April 2023 BACK_Y 本次展覽旨在探索當代青年在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下所面臨的社會觀察。通過三位來自北美的藝術家泰特斯·麥克比斯(Titus McBeath)、霍莉·張(Holly Chang)與艾米莉亞·特魯·哈雷爾(Amelia Tru Harrell)的作品,探究當前社會所充斥的消費和生產之間微妙而複雜的互動關係,是如何潛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舒適之下,又是如何悄... 繼續 -
克萊兒.鉑德:內在風景
6 - 29 April 2023 BACK_Y 藝術家克萊兒.鉑德(Claire Borde)關注的那些不可名狀之物:溪流、晨霧、水面、風⋯被她小心意義地存放在她的身體和靈魂之際。她來到畫布面前,在意識中召喚、琢磨著這些景物之間的關係。如同一個編舞家,克萊兒透過細膩的身體感為這些內在風景找到形與色。當我們面對這些線條和色面的殘弱、稀薄、片段、顫抖、塗抹⋯與其說藝術家是在創造不如說是用繪畫和材質去汲取生命的軌跡。這種在描(drawing) 與畫(... 繼續
-
陳為榛:幾何編碼 2023
2 - 25 March 2023 BACK_Y 流連在建材的幾何與序列之間,同時也是被複製與同化的前奏。從數位經驗轉移的物質操作,成為個人意念在兩種次元中,無法被完整過渡的一廂情願。 繼續 -
陳為榛:夾板
2 - 25 March 2023 BACK_Y 繼續 -
彭希親:傷心歐
27 January - 18 February 2023 BACK_Y 用畫筆織毯,為雕像敷上色料。 想像古希臘刻畫命運的陶瓶;想像土耳其人以羊毛婆娑於經緯間的四季風景; 想像巴塞隆納坡上修道院裡的聖母像,褪色的雕像底座仍有番紅花香。 繼續 -
新藤杏子:Flowing Slowly Deeply
15 December 2022 - 7 January 2023 BACK_Y 新藤杏子的創作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經驗提取並內省轉化。像是生物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養分生長繁殖,最後又回歸於大地並產生新生命的生生不息循環。 並將自身的生命經驗再重製成新的故事與概念,構築成自己的繪畫風格。 而新藤杏子的作品,筆觸猶如新生且蓬軟充滿豐富膏脂的羊絨,既柔軟又充滿空氣感的繪畫方式,也像是有機的藤蔓,蓬勃的在畫布上構築著令人感到幸福溫暖的生活,也許可以勾起你過往的美好經驗與回憶。 我們可... 繼續
-
中村太一:夢遊
10 November - 3 December 2022 BACK_Y 即使在我的夢中,我也會去散步。 我的畫常常像夢中的故事。 然而,它可能是你在生活中突然回憶起來的一種淡淡的懷舊之情,而不是試圖追踪你對夢想的記憶。 繼續 -
不討喜:哭泣遊戲
22 September - 5 October 2022 BACK_Y 不討喜,出生於台北,大學主修產品設計。 早期專職平面暨插畫設計,經手專輯裝幀與海報視覺,包括韋禮安、熊寶貝、Japanese Breakfast、Bill Callahan。因一場意外雙腿受傷骨折,萌生陶藝創作念頭,於 2015 年開啟陶作生涯,並陸續參與 2021 鶯歌陶瓷博物館《偶然人間》特展、台北收藏交易中心《春季當代藝術沙龍展》《眼淚是珍珠》為其代表作品,表達了最直接的情緒出口 -- 眼淚... 繼續 -
侯辰璐:東方活血膏
22 September - 8 October 2022 BACK_Y 疫情仍然在繼續,探親計劃被無限擱置。 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總不能相安無事。一隻叫生薑的兔子因為一隻名叫拉力的狗的到來不得不流亡,這是一次疫情下人類亡故後物資的重新分配。 生薑捱過了23分鐘的公路旅行,後來卻因為啃噬了太多地板油漆致腸胃紊亂而亡。死前一周,她被強制灌下治療人類嬰兒消化功能紊亂的藥劑。她雙眼的生理構造為她在野外逃脫捕食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將現下周遭的恐懼以360度魚眼視角放大-被兩隻大手鉗... 繼續 -
金.提爾:12 Thoughts
19 August - 10 September 2022 BACK_Y 金・提爾 (Guim Tió Zarraluk , 1987-)過往系列創作以解構時尚雜誌中名模五官肖像,處理五官臉部的風景,已轉向描繪地景的情感轉移多年。他以自然環境的模樣形塑人的的表情,呈現內心的風景。畫中的人臉是無名、身影渺小的,在繽紛多變的山巒及樹林的天地大美之間,文明社會下的煩惱都是微不足道的。舉凡政治、經濟、文明社會中牽動60億人口的所有變動,在浩瀚的大自然之前,都是渺茫... 繼續
-
石山哲也:AVATAARA
19 August - 10 September 2022 BACK_Y 人是以神的形象來造神,而在神話中神亦是以神的形象造人。我們其實也都不曾見過神,我們僅見過神降臨在這世上之後被人造出的化身。有史以來,世界各地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神,人們在各式各樣的神中找尋著本質,找尋著那應該是相同且唯一的本質。 繼續 -
耿怡文:土和星星
14 July - 6 August 2022 BACK_Y 我願化作土,滋養動物生長,他們身上的愛與光,猶如照亮我的星辰,皆成為柔軟的存在。 動物之於我,就像身體的延伸,靈魂的反覆,我能體會他們的情緒、身體的疼痛,在某個時刻,我們就像融為一體般密不可分,這是一種細膩的連結,卻帶著悲傷的影子,因為你知道無論如何,當動物活在人類的世界裡,他們便失去了部分說話的權利。 人類對動物總有過多的想像和期待,不管是網路上的可愛圖片,或是被過度解讀的行為舉止,人類只想看見... 繼續 -
陳聖文:彩虹橋
14 July - 6 August 2022 BACK_Y 檢視台灣許多地名的命名方式,大致可分為「水文和地形」、「自然和生態環境」及「原住民和外來語音譯」的大方向,也不難發現,不管是根據當地的居民背景、鄉野傳說或是生態樣貌,都追求著人文與自然共處的脈絡與期望。名字提供的不僅是對象的指涉,也是寄託希望與想像的載體。小從姓名大至地名,命名方法雖無法經由科學儀器剖析,卻承載了人類感性面無法被度量的情感,這樣的追求原因不勝枚舉。然而;現實往往因為生存面臨的選擇而... 繼續 -
吳瑋庭:蕈菇狀的那一瞬間
9 June - 2 July 2022 BACK_Y 我們曾試著計算斜線面積?或陰影面積?如圖紙的圈限範圍內或外的提問,實際上也是計算著表面積的問題,當中更是在乎界限與邊界的內外關係。藝術家吳瑋庭將這個疑問帶入了空間,利用著現地出現的樑柱尺寸進行複製後,以固定斜度的方式並置於空間中,暗示著界限的產生是一個可變的視角與觀看的密度關係。 計畫中更與伊日生活的香氛,一日茶室芬芳複方精華與香氛機,利用香芬的噴霧經由嗅覺感知影響空間密度的大小,並將液態轉換過程... 繼續
-
吳瑋庭:接觸面
9 June - 2 July 2022 BACK_Y 對生活的體察,有感而發,生活與建築形式之間存在許多脫節之處,在尋找明確的項目時,就像隨意行走在無「限」且自由的平面,無論是失重狀態,彼此依稀仍受著一絲引力的吸引。因此,從起身,行走,步伐時而輕、時而重、時而快、時而慢,重力使身體擁有了重量的數據,彼此接觸面更有著深刻感觸,所有的接觸也必定留下痕跡。 繼續 -
時永駿的玩具展: My Toys
7 - 28 May 2022 BACK_Y 時永駿多年來熱愛收藏的古董玩具和老物件,很多時候成為了畫作中的主角。超現實的場景中描繪著本身毫無關連的物件和事件相遇而引發的故事,充滿了奇妙的趣味和能量。 擅以現成物(玩具)、陶作、織品、家具等物件擬造出各種不同的「道具」,並投以人物參與其中實施示範操作,組織起場地空間與立體作品間的互動關係之後,再拍攝記錄下來進行繪畫的創作。於媒材上橫跨了立體雕塑、攝影、錄像、平面繪畫,以及最後呈現於展場的綜合裝... 繼續 -
LeeeeeeToy:地球國
7 - 28 May 2022 BACK_Y 歡迎來到 LeeeeeeToy的《地球國 Earthly Kingdom》! 這個奇特的世界閃耀著愛、歡樂和創造力,散發LeeeeeeToy作品獨有的超級彩虹光芒。 作品橫跨繪畫、雕塑和機械裝置,展現LeeeeeeToy天馬行空的多元媒材運用以及多層次的感官美學。以懷舊玩具作為出發點,配合別具心思的構想、精緻的手工、以及藝術家多年專研多元素媒體的經驗,LeeeeeeToy的藝術語言輕鬆調皮卻充滿著... 繼續 -
棰石憲蔵:青鳥
9 - 30 April 2022 BACK_Y 比利時作家莫里斯 ·梅特林克著作《青鳥》 (L'Oiseau Bleu, 1908) ,以青鳥貫穿故事,象徵人類對於幸福的永恆追求,幸福一詞的意涵是至高無上的美好,卻也暗喻了其多變且以捉摸的特質,然而即使如此卻也足以驅動我們以窮盡一生的努力去追求。亦同藝術於文明社會中存在的目的及功能,人類在歷史上對於藝術追尋,充分展現了對於探索未知的奧秘,體悟生命的意義,甚... 繼續
-
平子雄一:Fallen Leaves
5 - 26 March 2022 BACK_Y 藝術家就像是自然童話的守護者,在他畫筆下的大自然、森林樹木、花朵種子、動物昆蟲、人類樹人,共組成一個個富含故事性的畫面,吸引我們走入通往森林自然的道路,開始反思人類、植物、大自然三者之間的相處模式。 平子雄一「植物系列」作品的出發點,始於他在英國留學時的生活經驗,在倫敦當地十分盛行人造庭園的風氣,從公園、博物館、美術館、住家陽台等皆有著經由人工精心整治過的綠地植栽。平子有感於當地都市人對於這些「人... 繼續 -
狗臉的歲月
5 - 26 March 2022 BACK_Y BACK_Y首檔聯展主題《狗臉的歲月》,以1985年瑞典電影狗臉歲月中男孩英瑪成長故事為延伸,探討兒童在經歷成長之際面對現實所呈現的種種樣貌,以及兒童憧憬長大成人的到來,但卻在成年後又渴望回到童年的矛盾心境。「童年」與「成年」在人生歲月中各自佔有甚麼樣的一席之地,讓人嚮往卻又在發生後想脫離? 是否身處於某個人生階段時,就會在過往或未來看到其表面上自我投射的渴望,卻忽略了表面下相對的無奈。《狗臉的歲...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