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
寧文:寧好!
2025年8月7日 - 8月30日 YIRI ARTS 在此計畫中,寧文以新媒體視為一種「性別決定系統(Sex-determination system)」的實驗場域,透過自我肉身的扮演與不同AI語言生成模型之間的交替對話,於Web3.0這個去中心化網絡架構中,不斷操演出新的性/別、身體與身份樣態。 不同於將AI視為影像創作的工具,寧文反其道而行,先拍攝了一系列以身體為核心的自拍半動態肖像(cinemagraph),再將其影像輸入AI系統,藉此觀察機器... 繼續 -
林冠吟:草木浮影
2025年8月7日 - 8月30日 YIRI ARTS 在城市裡栽種植物,是一種微小而頑強的姿態。 從大門口、陽台、窗邊、階梯上,直到屋頂的角落,成為自然的舞台動線。疫情期間,這些空間被重新注視,植物的光影成了日常生活中最真實也最安靜的陪伴,綠意不再只是裝飾,而是一種與真實世界保持連結的方式。 「草木浮影」延續這樣的觀看角度,以浮雕的形式描繪鹿角蕨的姿態與質地。這類介於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雕塑形式,在過去多用於牆面敘事,承載記憶、寓言與時間的流動。如今,它... 繼續 -
吳權恩:框選、路徑
2025年8月7日 - 8月30日 BACK_Y 騎乘機車在路上穿梭,路上的景象,透過安全帽的面罩顯現的十分平滑,彷彿它貼著你的面罩或眼球滑過。 藝術家吳權恩以框選和路徑這兩個詞彙,來描述在路上移動時,對於建築物上的招牌以及路邊所出現的物件色彩的想像。從招牌到交通號誌,他們總是用著吸引人的色彩渴望視線的關注。圓的、扁的、方的,就像是在建築物和天空上,框選了一塊填色,並隨著身體移動的路徑,時而延長、停滯、轉彎。藝術家將以壓克力板作為這次展覽的主要材... 繼續 -
周晏旭:Summoner of Birds
2025年8月7日 - 8月30日 BACK_Y 周晏旭,1997 年出生於臺灣,目前旅居英國。2023 年取得倫敦藝術大學美術碩士學位,現就讀於牛津大學。作品曾於蘇格蘭皇家學院與威尼斯軍械庫等地展出。 「雪人,我們有莎士比亞。」--出自波蘭詩人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的詩作〈未進行的喜馬拉雅之旅〉。這句話彷彿是人類文明對野性的呼喚,深深觸動了我。我將它記在腦海裡,等它慢慢長出自己的樣子。 此次展覽〈Summon... 繼續 -
Hel10²
2025年6月28日 - 9月21日 YIRI Jakarta YIRI ARTS JAKARTA 首檔展覽《Hel10²》,作為畫廊首次於印尼雅加達的登場,選擇以一個國際通用的問候語「Hello」作為出發點。「Hello」,既是歡迎、也是宣告──我們來了。展名中的「10²」,來自參展的20位藝術家──10位台灣藝術家與10位國際藝術家,他們皆為畫廊長期合作的藝術家。我們刻意以乘法(10×10)而非加法(10+10)命名,象徵創...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