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ices 2024
謝榕蔚 26 - 29 January 2024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讚》一書中提到,因為現代化的過程,傳統中的陰翳美學消失殆盡,所以他透過文學將這種美學觀點記錄下來。但我認為美學的結果是源自文化和民族性,在人造光源讓陰翳無所遁形的現代,陰翳美學和精神依然存在,只是它經過轉化藏匿於吸睛奪目的燈光之中。 某次發現傳統建築中的豬肝紅色外牆在光線照射下,會反射出紅色的色光映在周遭的環境中。並且研究這物理特性,透過實驗和紀錄,以科學的方法計算物體中的負空間,透過創作去製造色光的特性,以作品來回應屬於我們這個時代陰翳美學的可能。 作品是一個色光的容器,將太陽因緯度產生的角度以及人體的視覺體驗做計算,當日光隨著時間的變化,作品會產生顏色漸變的色光,是以環境光作為元素的不插電發光作品。當人進入到光線之中,會產生感官的觸發。色光形成有四個要素:有色面、色光面、光源、視覺位置,作品的實品看似雕塑,但其實是「光線」,但因為肉眼看不見光線,只能看見光源,所以製作了數組光線的載體,經由環境光因時間的變化而讓人感受到「光線場」的存在。 當站在色光面的前方,完全不見有色面,僅能見到光線經由反射和動線的安排所截取的晦映色光,雖然沒有插電,但彷彿像Dan Flavin的霓虹燈管散發出有色的光線,每個隔板間的負空間隱隱發亮。與Dan Flavin不同的是,Dan Flavin是利用有色的光源來界定空間,而這面色光的容器是由環境的光線來對作品產生色光變化。整個作品包含了作品載體、環境光源、人的參與才成立。試圖以一種東亞文化的美學來回應藝術中抽象與色域的歷史脈絡。 以太陽光為元素,台灣的太陽軌道為南向北照射,以天頂為中介分為上午和下午的東西兩面,作品的光線載體會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呈現不同顏色變化;在不同的季節,顏色也會因為太陽的角度和日出、日落的時間不同而改變。 (文/ 謝榕蔚)繼續 -
ART TAIPEI 2023:MADE IN TAIWAN
謝榕蔚 20 - 23 October 2023非物之物––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 文/ 謝榕蔚 在⼈造光源讓陰翳無所遁形的現代,我相信陰翳美學和精神依然存在,只是它殘匿於吸睛奪⽬的燈光之中。隱匿的再映⾊光。因為⾁眼看不⾒光線,只能看⾒光源的物理限制,留給光線流動的空間以及流淌其中的光能不能算是創作的主體?還是因為看不⾒所以它只能依附在物質之後?我認為,這樣的「空」間中它無⽤置疑是「物」的⼀種,只是因為光的粒⼦過於微⼩,所以我們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 在⽯上純也《Another Scale of Architecture》⼀書中提到「The expanse of an environment includes numerous invisible structures, extending far beyond spaces discernible in visible light. These...繼續 -
Art Madrid 2023
張騰遠、謝榕蔚、吳瑋庭 22 - 26 February 2023 -
Art Taipei 2022
後_樂園 20 - 24 October 2022伊日藝術計劃以「後_樂園 Post_Paradise」作為2022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覽主軸。藉樂園及花園兩種迥然不同場域的特性捕捉及詮釋當代社會最明確的樣貌,並在急速前進的當代藝術洪流中,捕捉其稍縱即逝的魔幻時刻。 在樂園裡,人們違反常理的將自己置身於看似危險的情況,以換得感官極刺激極致放大的體驗。而這樣的人性本能,也顯示了我們突破框架的渴望。在後樂園裡我們尋覓世上最令人興奮地藝術家合作,以創作中強大的穿透力作為媒介,刺激著觀者眼球。無論是美好夢幻的、醜陋詭譎的、沉著靜謐的,甚至喧鬧低俗的,所有可使人跳脫日常軌道的視覺經驗,都是我們在庸碌的世俗裡,試圖尋找足以撼動日常中隱形規則的神祕特質。 後_樂園代表的是逃離日常並跳脫規則的場域及時空,持續處於「下一刻」的未來進行式,以恆動狀態的探索甚至預知未來藝術的模樣。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