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家昀參與《2025台灣美術雙年展:黑水》
Biennial 2025年11月15日 - 2026年3月1日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2025台灣美術雙年展」,預計將於今年11月15日星期六開展,本屆展覽由國美館副研究員賴駿杰擔任策展人,賴駿杰長期關注影像與文字之間的關係、動態影像及策展研究,特別致力於找尋藝術史書寫的「晦暗面」,從黑色、恐怖、幽魂等歷史中斷機制出發,藉由策展與研究實踐,書寫另一種面貌的臺灣藝術史。 本屆主題為「黑水」,取其陰暗且潛伏之意象,隱喻著臺灣歷史中關於遷徙、離散,與多重殖民的恐怖經驗。臺灣這片海域,既是來者的渡口,也是去者的幽徑;既是貿易與殖民的通道,亦為暴力與記憶的場域。透過當代藝術的視角,「黑水」將重新檢視歷史中「抵達」( arriv al )、定居(settlement ) 與「臨來」(Arrival-becoming )的各種狀態,身分如何在其中不斷地遷徙又重構?歷史又如何在恐懼與遺忘中被重塑?策展人借鏡解殖理論學者 瓦爾特・米尼奧羅( Walter D. Mignolo )提出「晦暗面」(darker side )的概念與方法,重新審視臺灣戰後迄今的歷史書寫與藝術表達。繼續 -
吳家昀參與《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
Biennial 2025年11月1日 - 2026年3月29日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Whispers on the Horizon)將於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3月2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行。由策展人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Sam Bardaouil and Till Fellrath)共同策劃,本屆雙年展將展出來自全球35個城市的54位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多元當代的創作語彙,探究「思慕」(yearning)這個難以明說卻又驅策行動的深層渴望。 吳家昀的創作以電影為實踐起點,進而展開至空間裝置及觀念性的編導,將敘事方法、場面調度、鏡頭語言等延伸至跨媒體的實驗,發展出穿透在媒材間的動態-靜態影像;除了影像擴延創作,他也拍攝劇情電影,透過人物及情節敘述無以名狀的生命問題,探究歸屬感、自由、人的狀態等處境,反映平靜中的隱晦動盪,呈現日常情感的不可視和不可觸。繼續 -
吳家昀參與《未記持》
Museum 2024年4月12日 - 6月30日基隆美術館開館展—未記持經過3年的醞釀,基隆美術館開館展將於2024年4月12日至6月30日隆重登場。開館展邀請策展人林宏璋以「未記持」(bē-kì-tit)為題策畫,集結22組國內外藝術家,以基隆城市為背景,通過藝術家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反映出歷史、記憶與未來之間的複雜關係。 點擊更多展覽資訊 - 〈黑色風景 Northscape〉 2024 空間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此經翻修,基隆美術館以嶄新面貌接待公眾,其中,局部建築仍保存著中國北方的宮殿裝飾,彷彿訴說台灣史的多變與包容、混沌與爛漫。《黑色風景》座落於大廳的宮燈下方,以曖昧的形體映射不同世代對歷史的執著和迷惘,反轉上與下的覺知,闡述重疊的台灣史,邀請觀眾探問個人和空間──身份與國家。 - 指導單位|基隆市政府 共同主辦單位|基隆市文化局 、水谷藝術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雄獅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繼續 -
吳家昀參與《創世熱》
Group Exhibition 2023年7月6日 - 7月30日藝術家吳家昀《消失島》觀察紐約街頭聖誕節過後的奇異景象,將城市現實採集後轉移到室內展場,再現出不可替代的人造風景。 《創世熱》由美國LIC Culture Lab與C-LAB合作推出,展覽命題源自聖經中人類對「造物」和「創作」的起源探索,以及對技術史和藝術追求的熱情與不斷嘗試。 展覽反應著當前消費主義與帝國主義擴張之下國際社會間的眾多不確定因素,藝術家們以裝置物件、攝影、錄像藝術等多種形式展現創作成果,回應臺灣當代創作者們對「物/創作」的熱情與認知,呈現出多重層次的創作風貌,探討人類共同創造力的啟發,呼應人類世以降,科技、藝術、社會在過去、現在及未來時空之間的關係,以作品呼籲對於政府制度與跨國企業應負擔的ESG責任(環境Environmental 、社會Social 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與環境永續提出倡議,為科技擴張為社會帶來的革命性變革提出隱憂。並針對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議題、生存挑戰、糧食危機與面對AI的恐懼做出提問。 策展人 |吳達坤 WU Dar-Kuen 指導單位 Supervisor |文化部、文化部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 主辦單位 Organizer |C-LAB 合作單位 Collaborator|Culture Lab LIC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