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印象派畫家莫內、雷諾瓦、塞尚、高更、梵谷的彩筆下,「光」引領他們走出畫室,以快速的筆觸,將所見事物的直觀印象如實描繪下來;在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的琴鍵上,「光」幻化為大自然瞬息萬變所產生的聲響,在和弦曲式的變奏中,感受造物者的神奇奧秘;對日本藝術家蓮輪友子來說,「光」是無聲的語言,是記憶的海馬迴忽隱忽現的動態剪接,透過心中的水晶稜鏡,閃耀出如虹般的七彩,對應當下的心情,折射出不同光譜的生命軌跡。
如同作曲家德布西受到印象派畫作的啟發,音樂風格跳脫巴洛克、古典、浪漫樂派向來講究的優美旋律或完整曲式,轉而追求聲音的「色彩印象」,創造出朦朧迷離的詩性氛圍。其著名的鋼琴獨奏曲《月光》,以極簡旋律描繪出層次,彷彿看見醉人的月光,像泛銀般地在大地上灑下清幽的光輝。仔細聆賞藝術家蓮輪友子的畫,彷彿有音符在躍動。時而如浪般流瀉而下,有時似一片寧靜的心湖,有些又像高貴優雅的小步舞曲,充滿律動感及音樂性。她潛心捕捉光影變化每一瞬間的真實感受,摒棄了細節形體的勾勒,將動態的影像以平面媒材重現,並以抽象的、超現實的色彩呈現光影的軌跡,予人如夢似幻的感受。奔放的筆觸、朦朧的光影與曖昧不明的形體,宛如一首富有表情的行板,人與物在光影的照拂下,波光粼粼、充滿生機。
攝影可以完美複製表像,而繪畫的優勢就在於呈現本質,而且要畫出相機拍不出來的精神世界。蓮輪友子深知這個道理,她不像多數畫家選擇靜態的照片作為臨摹素材,也不強調構圖線條的精準度。她作畫時,會先用電腦循環播放自己拍攝的動態錄像,透過自己的肉眼捕捉,將動態影像的局部拆解下來,形成一系列的「連作」,產生類似殘影(視覺暫留)的效果。有些是擷取景物局部,有些是記憶碎片或生活中的浮光掠影,讓觀者憑自己的視覺來調和其他色彩,進而對應自身的生命光譜,找到似曾相識的感動。
蓮輪友子:Licht
Past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