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斯.米優斯:A Feast for the Eye

2025年5月29日 - 6月21日 YIRI ARTS
欣賞鮑斯.米優斯的花卉時,你必須放緩目光。如果你掃視得太快,只會看到插在花瓶裡的花,如此而已。定睛看,你才會發現每一朵花都美不勝收。你會看見葉子的細微光澤、花莖的玲瓏曲線。你的目光會觸及花瓣、昆蟲和葉脈,在花朵後方的風景中漫步,在花瓶上流連,欣賞其鮮明的瓶型與設計。這時你才開始察覺到,作品中的事物是變形的:花朵的相對比例異乎尋常,光影互動有種謎樣的氛圍。
 
美貌之於雙眼,正如佳餚之於舌尖。鮑斯.米優斯的作品引誘你用目光追求純粹的感官愉悅。
 
藝術家的目光在哪裡,我們的視線就跟到哪裡。米優斯對花卉、昆蟲、鳥豐富的形態、色彩與紋理有敏銳的目光。不論是在荷蘭自家後院、市立公園、木登城堡附近的花園、萊登植物園,還是在臺灣壯麗的大自然中,他都鉅細靡遺地觀察。相機、軟體、沖印技巧延伸了他無與倫比的肉眼。他以科技將他眼前的景象再現給我們這些觀者,聽他沉默的花卉靜物說:你瞧,那多美啊。一片賞心悅目的盛景。
 
有些人目光銳利,願意花時間漫步在花卉構圖不可思議的細節中,他們也會展開一連串的聯想與思索。每朵花卉都有各自的存在,其形態既鮮明又細膩。你讚嘆於玫瑰繁密的構造、鈴蘭優雅的排列、深紅鬱金香葉的溼潤光澤。如果你連續觀看多張相片,還會察覺到花卉種類琳瑯滿目。
 
芳華易逝的性質加強了花卉的完美。生命儘管繁茂,死亡卻總是在不遠處。一朵刺目的凋萎花朵或一片烏雲密布的天空,會將衝突帶進圖像,也讓人心微微不安。
 
你的思維也不免會回到十七世紀的荷蘭花卉靜物,你逛博物館時可能見過這些畫掛在牆上。如果你再度經過那些靜物,你會凝神細看,這一次,你會試著盡量拉近距離。
 
觀看的愉悅從藝術延伸到現實。經過花卉靜物的磨練,你也會好好觀察路邊的番紅花與水邊的勿忘我。觀賞藝術能訓練你察覺大自然的美,體悟其所有細膩微妙。這也使得鮑斯.米優斯的相片成為一則沉默的呼籲,要求我們更關懷、更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
 
觀看,享受,並再次觀看。
 
文:安娜科.凡.沃夫斯溫科爾(Anneke van Wolfswinkel
作家與藝術評論家

-

荷蘭知名攝影藝術家鮑斯.米優斯(Bas Meeuws1974年出生於海爾倫,荷蘭(Heerlen, The Netherlands)。鮑斯.米優斯透過數位攝影技術,走遍世界各地拍攝,重新詮釋了花卉靜物畫。在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透過靜物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當時的花卉被視為僅供富裕階層品味的享受。鮑斯汲取了荷蘭古典畫作的靈感,將不同季節和大小的花卉以及昆蟲巧妙地融入畫面,賦予每一朵花全新的生命。當觀者的目光漫遊於藝術家精心安排的花卉構圖之中,我們會因自然界中植物種類的多樣性而驚嘆,同時也透過觀察來反思大自然脆弱之美。
 
鮑斯的作品保留了自然界的純粹美感,並無聲呼籲我們更關心環境生態。台灣系列作品《Untitled 無題 (#141) 》將台灣山水入鏡與花卉融合,拍攝於台東的海邊。花卉的完美之美因其短暫而更加顯著,在生命如此蓬勃的地方,死亡的思緒總是不遠處。作品中盛開的花卉與迫在眉睫的陰天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不協調和不安感。
 
2019年曾與巴黎香氛品牌Diptyque合作,推出六款限量香水,將作品中的花卉進一步走向現實。作品曾獲重要機構典藏,包含Westfries Museum(霍恩,荷蘭)、Medisch Centrum VUmc(阿姆斯特丹,荷蘭)、Gemeentehuis Amstelveen(阿姆斯特丹,荷蘭)、Rijksmuseum Muiderslot(木登,荷蘭)、荷蘭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Netherlands)、萊頓大學圖書館(Leiden University Library)、邦加羅爾藝術與攝影博物館(邦加羅爾,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