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龍:流動性邊界

12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24 BACK_Y
當藝術家林羽龍第一次看伊日後樂園的展覽空間,他立刻感受到空間與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繫。伊日後樂園不是傳統的白盒子,而是通過樓梯的穿插、光影的變化以及厚重幕布作為隔斷,構建了一種獨特的空間邏輯。這些元素與藝術家作品中的流動和邊界探索相互呼應。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在《流動的現代性》中提到,現代社會中的人、物質、關係和身份都處於不斷的重塑與變化之中,傳統的固定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和靈活。在林羽龍的創作中,形式的流動性不僅體現在線條和色彩的變化,更表現在時間的多層疊加和對空間模糊性的處理上。通過層層疊加的色彩及流動的線條,藝術家試圖傳達出邊界的消解與時間的流變,表現出一種似有若無的邊界感。

流動的邊界的概念,進一步深化了空間邏輯的含義。通過鮑曼的社會學視角,空間被理解為流動的、靈活的,就如同生命本身的流動性一樣。林羽龍的作品不僅是形式上的探索,也是對這種現代流動性的一種表達它讓觀者體會到在不斷變化的當代社會中,個體如何適應和重塑自己。每個人都要應對變化,靈活調整,保持與外界的動態平衡。

在林羽龍作品中的褶皺和剪裁,正是對傳統邊界的一種打破。呈現出不斷變化、難以預測的形態。這種形態不僅象徵著邊界的模糊性,也體現了現代生活中流動與不確定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