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於伊日藝術台中空間展出的《收集者Collector -untitled》,將展出台北數位藝術獎與高雄美術獎新媒體組的獲獎系列創作。作品多為電子裝置、軟體有機物實驗性原型主。目前專注於自體能源收集研究,將其應用於未來的作品,創造出可以自體生存的半電子裝置。近幾年來所創作的系列作品,也重新回過頭談「收集」概念。如何在藝術家的創作中透過回收主義(Recyclism) ,進行改造廢棄電料與物料去審,視人在科技產品消費時代的生活與傾向。
回過頭來說,「收集者計畫」是鄭先喻於2009至2013年間在荷蘭生活時,給自己的創作規範。其以低限的經費並且運用電器回收材,料去創作符合理念的作品。也因為當時於實驗室工作的關係,讓他習於使用快速開發原型的方法去實踐,最後的成品都近乎頹廢表現的電子裝置風格。無論是作品〈肖像Portrait 2011〉,那僅在人們背後哭泣的機械臉孔;『 Afterlife Ver. 2.0 生命的來來去去 』藉由收集現場蚊蟲生命來啟動遊戲的裝置,去探討人類對於生命大小與價值觀的特定詮釋與認知 ;作品〈肖像Portrait 2013〉則運用88組二手舊型滑鼠,讓不同使用者可同時操控並且點擊,去暗示網路世界話語與權力的搶奪 ;〈肖像Portrait 2014〉則透過二手的廢棄音響卸下丹堤,重新透過高壓電去轉譯不間斷的聲響與動態。
藝術家藉由〈收集者 Collector〉這樣的概念,去敘述的不只是作者自己的收集行為,亦透過將電子機械所組成的物件,擬人化進一步實踐收集的行為。也就是說在作品製作的觀念上,藝術家以物件本身去創造重複性、收集性行動。去探討人類思維如何在社會中運作,心理意識如何透過難以察覺的微小行動被展現,再到機械與數位產物軟、硬體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