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seman on The Roof 屋頂上的騎兵
一個出身貴族的義大利革命青年,因為企圖暴動失敗,被奧地利秘密警察組織追殺,一路躲避到了普羅旺斯。沒想到,當地爆發了嚴重的霍亂,一個村莊蔓延到另一個村莊,滿目瘡痍、屍橫遍野。封城、隔離、人心惶惶、自生自滅。被懷疑下毒的男主角,在當地居民失去理智的瘋狂追捕下,倉惶狼狽地躲上了建築物的屋頂。然後,他遇見了一隻流浪的貓、也遇見了故事裡的女主角⋯⋯⋯⋯
這是法國作家尚·吉歐諾的小說作品;1995年,曾經改編拍攝成電影;也是我們今年度天台空間的策展主題。
就像翻閱一本小說,必須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地慢慢閱讀;也像是拼圖遊戲,直到每一塊都出現,畫面才會完整。
這個展覽裡的八組作品,將會在今年裡,一件一件地,出現在這座天台上。
–
第一件作品,是藝術家王煜松用保麗龍空箱、水泥、磚塊、野草、廢棄木板,現地搭建出的一座微型城市。這組作品的前身,是2020年潮藝術節,他在基隆正濱漁港碼頭展出的《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魚貨,鳥,港口》。拆解、移動、重組、新生。
-
第二件作品是李承亮「月球太空計劃」,藝術家認為我們被大量的生活用品包圍。生活便利,事情變得快速。食物有即食包裝,只要微波加熱。衣服冬天heat-tech夏天cold-tech。住在標準化的水泥方格裡,看電視、上網。
交通工具將時間和距離壓縮扭曲。生活方式十年一巨變,與幾億人一起被動地無感、停滯、不知所措。日復一日的重複或許已將我剝離了所在之地,所處之境,像是生活在漂浮著的單人星系。
-
第三作品陳聖文「十米外的自由」,以伊日藝術計劃周遭的鐵件加工廠為發想,座落在其頂樓的鳥籠與其周遭的高樓環境看似相似又反差。此空間內飼養的紅腹錦雞源自中國甘肅,18世紀後因外型亮眼具觀賞價值而被出口各國,其生存環境從無邊際的自然場域逐漸被限縮,如今這看似限制行動的狹小牢籠,儼然已成為他們遮風避雨的家。當時的藍天及綠地,如今雖然不具意義,但那徜徉天地的自由,是否也隨著生活場域的不斷變遷、轉換,失去了意義?抑或是因著眷養的模式,籠內生命的消逝與新生,自由有了不一樣的詮釋方式?
以常見的不鏽鋼紗網作為材料,其穿透的材料特性表示不願被束縛的內在流動本質,亦與紗網的限制及隔絕用途特性相對映,在渴求自由與安逸生活中相互穿梭對話。腳部的材料取自鐵件工廠的剩材,凹曲彎折厚型塑成各式造型,傳達紅腹錦雞在代代繁衍後落地生根的現況。
相隔著10米的距離遙遙相望,嘗試透過創作思考非人生命與我們之間應有的理解與尊重。
-
第四件作品Félix Blume「Horses Talk: Dii, Hai, O and other horse words」,在羅馬尼亞境內有一個小村莊—貝內蒂(Benesti),位於距離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以西要數小時的車程。當地人會拖著馬車到田野、河畔旁,帶著剛割下的乾草與沙子回家。路途中駕馬人和馬之間彷彿有著特殊的語言,已指示該遵循的方向與速度,像是Dii(前進)、Hai(加速)、O(停下來)。
藝術家帶著錄音機於田野中騎著馬兜風。對於羅馬尼亞語不熟悉的前提下,菲力斯語馬之間的交流是透過聲音和手勢,而這種特殊的「馬語」溝通也就成為了他與在地的交流方式。以往人們與動物都是以自己的方式邏輯來了解彼此,但就在藝術家語馬之間的交流過程中發現,聲音的感知力更勝於文字或其他語言。作品引導我們仔細聆聽人類與自然交織的語調、節奏與旋律。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跨越族群兩端的方式皆是艱辛且進步緩慢的,藝術家以「馬語」和自然聲音轉換為溝通方式,同時也對人類的語言作為首要溝通之地位提出了質疑。
-
第五件作品謝佑承「裁判椅」,在日常的物我關係中,人與物件不只具有功能性的關係,觀察文化與物的連結,藝術家同時在想像自身在群體社會中有關身為「人」的存在處境。在這件作品裡,謝佑承再製了一張裁判椅,使一張帶有權力視角的高椅失去平衡而具有危險性,意圖從邊界上試探其他方法作為回應現實的可能性。
歡迎步上天台,用小說中男主角的視角與心情,靜靜地欣賞、感受這一件作品。
‘Horseman on the Roof’ group show is now open!
An idealistic revolutionary and an indomitably fearless soldier of noble character who had to go into exile for some time due to a duel. The journey home took him to Provence, unexpectedly he found the region ravaged by a cholera epidemic, in which one village spread to another, devastated and corpses all over the field. The lockdown, the isolation, the fear and the agonizing deaths of the victims.
The inhabitants of one village are convinced that someone is infecting their water deliberately. To escape the mob, he climbs onto the roof of a nearby building, where he is forced to spend the night, with a street tabby for company, as well as stumbles upon the leading actress of the story……
The Horseman on the Roof is a 1951 French novel by Jean Giono;
In 1995, it was made into a film of the same name.
It is also the curatorial concept for an exhibition being organized in our gallery rooftop-space this year.
Just like flipping through a novel, you must read it chapter by chapter, slowly.
Or, like a jigsaw puzzle. The picture will not be complete until every piece appears in place.
In this exhibition, the eight unique works will be revealed in the rooftop-space one by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