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子雄一:ORIGIN
Museum 2025年9月16日 - 11月9日出生於岡山的平子雄一,於家鄉美術館舉辦大型個展,發表一系列全新且重要的作品。展覽聚焦於生態系中各類生物的互動與共生關係。透過此次首次亮相的大尺幅繪畫與立體作品,我們期望為觀眾開啟一個多元的觀察視角,從而重新審視並發現日常生活。繼續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
Museum 2025年4月8日 - 6月29日展覽「超越理想的風景」是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在台灣的首場大型美術館個展,呈現他對這種曖昧界線的敏銳觀察,並透過作品邀請觀眾走進奇幻的角色世界,體驗都市與自然之間流動的詩意。 基隆,山海相擁,霧雨交織,城市與自然的邊界時而清晰,時而朦朧。展覽 「超越理想的風景」 是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在台灣的首場大型美術館個展,呈現他對這種曖昧界線的敏銳觀察,並透過作品邀請觀眾走進奇幻的角色世界,體驗都市與自然之間流動的詩意。 平子雄一以萬物有靈的視角,創造出頭頂樹叢、身著各式服飾的小樹人。這個富含寓言色彩的角色,宛如自然童話的守護者,以獨特的藝術語彙探索現代社會中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基隆的地景成為展覽的靈感核心——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自然景觀塑造了在地居民的生活底色與文化特質。展覽透過平子雄一的大型立體裝置、雕塑與繪畫,串聯基隆的地理風貌與文化脈絡,並以城鎮、群山、海洋三大主軸,探索城市紋理與自然環境的共生之道。繼續 -
平子雄一:遺產、變形、再生
Museum 2022年11月18日 - 2023年2月12日YIRI ARTS is please to announce that Yuichi Hirako is presenting his largest ever painting in the exhibition titled ‘Yuichi Hirako x Nerima Art Museum《inheritance,...繼續 -
森
Group Exhibition 2022年10月21日 - 12月24日治癒之森裡,一片華麗 文/陳晞 「在賢彥居整建尚未完工時,大頭先生母親賴滿女士,因病去世,無緣親眼看到賢彥居落成,為感念母親的教誨養育之情,在祂逝世一週年時,將賢彥居第一個展覽,獻給祂。母親為彰化田中鎮出生,少女時間曾至名間鄉赤水地區工作,熟悉當地人文地形風景,也因為這層關係的牽引,祂選擇『皇穹陵紀念花園』為長眠之地……」 森之華 從2020年下旬開始,收藏家(大頭先生)便將位於南投縣名間鄉的三合院老宅逐步整修。在為期十年的整建計畫裡,一步一腳印地將這個充滿家鄉回憶之地,打造成一個名叫「賢彥居」的空間,期望作為一個當代寫實藝術典藏、展覽、教育的所在。 對大頭來說,賢彥居是一個已經在念想中誕生的平台。他以賢彥居之名,在母親長眠的「皇穹陵紀念花園」裡,策劃了一檔名為「森」的感恩紀念展,大頭先生精選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伊藤彩(Aya Ito)、加藤泉(Izumi Kato)、近藤亜樹(Aki kondo)、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三宅信太郎(Shintaro Miyake)、長井朋子(Tomoko Nagai)、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大野智史(Satoshi Ohno)、小瀨真由子(Mayuko Ose)、大谷工作室(Otani Workshop)與山本桂輔(Keisuke Yamamoto)等十二位當代藝術家、超過四十件作品。它們匯聚於此,集結一場充滿治癒氛圍的遊行,為逝者、為生者、為萬物之靈。 「森」展從一位收藏家如何將母親之於自己的養育之恩,昇華為分享藝術的心念。在這其中,更能見得大頭先生如何以藝術表露自己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境遇中,對生命能量之循環的精神與思想。除此之外,「森」打造了一個如小徑分岔的花園般的展呈,在兩個意義上有著翻轉意義:其一,是台灣坊間看待墓園與逝去之觀念的一檔展覽;其二,是以有別於非典型展示方式,讓藝術與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彼此交織。琳瑯色彩在十二位藝術家作品之間,奏鳴一首德布西的《華麗曲》(Arabesque)。「Arabesque」原意為由線條曲線交織的「阿拉伯型」或「蔓藤花紋」,作家楊照形容該曲為「『小』與『細』鋪陳出的華麗」。在視覺上,「森」的展出作品彼此聯覺出德布西式的細緻與華麗,由十二色環與十二音列中的一切微小與細緻組構而成。一如生命僅能擁有瞬間。然而,若我們穿過眼前的這片華麗,裏頭潛藏著關於一種對生死循環的哲思。 「十二」這個數字是組成「森」展概念的繆思。舉凡佛教裡的十二因緣、度量天文、星座與時間的十二進位法,更遑論上述在藝術技法層面裡的意義。在這個世界當中,有著許多以十二個單位組成一個循環。一如十二筆畫的「森」,由木成林、由林成森,從細微的單位匯聚成一片圖景的此一意象,融會於展覽核心與藝術家作品之間。例如平子雄一、伊藤彩、長井朋子、三宅信太郎等人的作品,都在非中心化構圖的繁複形象與色彩匯聚而成的世界中,詮釋人與所在共存共生之思想。例如伊藤彩藉由從攝影到繪畫的「寫真繪畫」,將繽紛且具有豐富材質表現所建構之道具場景,再媒介化爲一個靜物劇場;長井朋子的《study》,則表現了這個被森之奇幻與詭譎所包圍著的純真與恬靜;在三宅信太郎的畫中,重複性的線條組構了一個歡騰且充滿笑鬧聲的極樂園。穿過這些作品之外,小瀨真由子的繪畫,預示著個體形象必然的抽象化與去個體化,而奈良美智作品《Standing on Empty》,則言簡意賅地訴說著生者之境--我們與佇立在十字紙板內、結構鬆散的骷髏頭堆的小孩無異。 在這個意義上,「森」展中最大幅作品--平子雄一的五連拼畫作《Leftover 1》,好比這檔展覽的序曲。一條蜿蜒的路由右至左,穿行在五個不同的繁華世界。或許我們也可將之聯想為生命的不同階段(青春、盛夏、入秋、衰老、超脫),在最後的時光裡,藝術家充滿標誌性的樹人與動物開著車,手上的樹枝舉向星空,黑夜在濃密森林的中間成為一條通往宇宙太初的銀河。另一方面,「森」對於自然原始純粹之美的謳歌,亦顯現在另外幾位藝術家與展覽命題之間的呼應。如加藤泉以簡易而強烈的輪廓,塑造充滿原始驅力的人偶形象;山本桂輔承襲自日本民間信仰文化中的物神思想,將原本被視為無法使用的舊物成為雕刻創作之媒材,物件被逐步雕琢,功能性也從中昇華為另一種造型美之層次;大野智史原始森林風景中的稜鏡之月,塑造一種如同電影《2001太空漫遊》般之自然與人造之間的張力;大谷工作室的《貓頭鷹與男孩》與十二生肖動物雕塑裝置於展場,與展覽命題之間的互文饒富童趣;近藤亜樹繪畫中鮮豔的原色表現非寫實的花卉與鳥獸,其源於生活的描繪對象,與發自內心的筆觸,為展場增添一抹清爽明亮。宮島達男的裝置作品,則以沈甸甸的材料,傳達生命難以承受之輕的觀念--象徵每個生命瞬間的時間與數字。 孩子從母親那裡承接的情念,如今化為一片治癒之森。裡頭的華麗花園充滿分岔小徑,等待有緣人親自體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