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未來可能性集合、為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聯繫的渠道。如果說藝術的存在就好似疫苗中的病毒攻擊並產生抗原,或許人類社有機會獲此並得以抵抗未來滅亡的必然。
_
基地
在地球46億年間的壽命裡,生物經歷了無數次毀滅與重生。假使人類的滅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與週期,而藝術往往成為了歷史危機下的犧牲品,那麼藝術是否擁有基因庫般的保障呢?電影《人類之子》中,藝術品的流亡很可能便是我們最具象的未來。
人類文明之初,藝術就常作為預言或知識之載體,此傳統於現今當代藝術上也是顯而易見。我們想像著過去人們總將時代焦慮投射於創作,並將想像儲存於現實世界中,也因此創造了被視為對未來的預測。藝術家透過不同的藝術語法傳遞未來的可能性,為末世到臨前的人類打上預防針。如果「預言」常以藝術的形式出現,在毀滅之後,或許能為後世提供破碎的拼圖,重回文明波峰。
2021臺北藝術博覽會,伊日藝術計劃引用了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科幻著作《基地》。艾西莫夫在小說中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在銀河邊緣建立基地編寫歷史文明的百科全書,目地是希望透過知識的保存來縮短世界崩壞後的黑暗時代。當今疫情下的人類直面了各種掙扎,地球也同時面臨艱難,然而藝術的種子又該何以處理?同時,如果黑暗必將來臨,我們該為此準備到什麼程度?又該多做些什麼?
這次,伊日藝術計劃提出三道子題、於三個場域中分別呈現,以藝術為主體之「基地」作對話,我們將試圖想像末日來臨之際,《基地》內藝術的存在與可能性。
參展藝術家|
陳松志 Chen Sung-Chih
陳雲 Chen Yun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邱懷萱 Chiu Huai-Hsuan
平子雄一 Hirako Yuichi
江孟禧 Jiang Meng-Si
金城敏樹 KINJO
賴威宇 Lai Wei-Yu
蘿拉・琳伯格 Laura Limbourg
林宜姵 Lin Yi-Pei
王鴻川 Ong Hong-Chuan
時永駿 Shih Yung-Chun
丹尼爾.蘇維勒斯 Daniel Sueiras Fanjul
威古納.瓦拉薩拉 Made Wiguna Valasara
王煜松 Wang Yu-Song
吳敏興 Wu Ming-Hsing
參展藝術家|
陳松志 Chen Sung-Chih
陳雲 Chen Yun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邱懷萱 Chiu Huai-Hsuan
平子雄一 Hirako Yuichi
江孟禧 Jiang Meng-Si
金城敏樹 KINJO
賴威宇 Lai Wei-Yu
蘿拉・琳伯格 Laura Limbourg
林宜姵 Lin Yi-Pei
王鴻川 Ong Hong-Chuan
時永駿 Shih Yung-Chun
丹尼爾.蘇維勒斯 Daniel Sueiras Fanjul
威古納.瓦拉薩拉 Made Wiguna Valasara
王煜松 Wang Yu-Song
吳敏興 Wu Ming-Hsing